蓝天碧水,公园城市
2003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一湖四片”“一湖四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呈贡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和品质春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开展了滇池“四退三还一护”、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打造“集碧水、蓝天、绿树、鲜花于一体,融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城”的树城、绿城、春城。洛龙河、马料河等数千年来用于排洪防旱的河道,转身变成靓丽的现代都市景观河道,见证了呈贡由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化城市嬗变的历程。
多年来,呈贡结合滇池治理规划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洛龙河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治理水环境、遏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重建水生态、保证水安全为目标,努力建设集河道景观公园、防洪和截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河道。2008年,由政府出资对白龙潭水库(昆明湖)大坝周边(旧称烂泥塘,今命名为放春湖)以下约5公里的洛龙河河道进行改道、扩建,修建了公路桥、小木桥、游路、凉风亭、曲廊、涉水坝、叠水坝等,建成、命名、树立了昆明湖(白龙潭)、放春湖、常春湖、畅春湖、永济湖、洛龙湖景观石。同时,还有一系列河道景观、堤岸绿化、封堵排污管道口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2008年年内开工:1月,投资4100万元,进行洛龙河防洪、绿化景观工程,改扩建总面积356亩;9月20日,米兰园至呈贡电力公司河段的河岸绿化及游道改造工程开工;10月29日,县建设局至入滇口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白龙潭“五采区”石漠化植被恢复浇灌配套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12月17日,投资概算1.91亿元,占地108.8亩的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开工,开启了“百湖城市”建设的新征途。
按照河道绿化“三高、三精、三化”“三个百分之八十”的要求,根据省住建厅、省发改委批准的初步设计,对洛龙河从上游白龙潭水库至滇池入湖口总长9.64公里的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清除乱石、渣土、淤泥、杂物,实施畜禽“禁养”、道路除障、建绿增绿、景观改造,进行雨水分流、截污导流,封堵沿岸洗衣台、农灌过剩水排口、雨水排口共120个,两侧铺设了直径500~2000毫米的截污管9516米(含顶管4810米)。全面推行“河(段)长制”“河道三包”水环境保护治理目标责任制,洛龙河流域区内的职能部门、机关、单位、企业、社区,采取拆迁沿河两岸临时建筑物、便道便桥、堵口查污、截污导流、架桥修路、清淤保洁、防洪通道、箱涵、绿化(含照明)、雨水管道、游路步道、水闸、水保环保、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洛龙河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洛龙河水质成为29条入滇河道水质最好的河道之一。“十三五”时期,全面开启“碧水保卫战”、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洛龙河达到滇池“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
滇池“环湖截污”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呈贡人民以城市建设为中心,以建设滇池湖滨生态环境和打造优美宜居新区为导向,以建设“百湖城市”“公园城市”为载体,以公园、道路、河道为重点的城市景观建设亮点纷呈,昔日的菜乡、花乡、果乡已悄然嬗变为一个“集湖光山色,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都市。
2009—2010年,完成了滨河公园、洛龙公园、昆玉路呈贡下口景观建设,拆除了白龙潭出水口旁水上乐园,县审计局、县烟草公司、县审计事务所办公用房及职工宿舍,垂柳鱼庄、白龙潭水库大坝下的临时建筑物等面积16926平方米,新增河道水体面积39114平方米,河道两侧景观型绿化带、防护型绿化带共植树胸径3~30厘米乔木37类25115株,小苗3725平方米,种植灌木44种、地被182012平方米,栽种水生植物10000多株,营造了以常绿乔木为主,落叶、色叶树木为辅的多样配置,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效果。其中,昆玉路呈贡下口景观休闲公园建成,总面积54.94亩,绿化面积37736平方米,其中各类乔木4364株,灌木约30余万株,草坪4467平方米,爬藤植物26863株。
以城市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洛龙河“河长林”建设启动后,在河道及邻近区域建成了洛龙、春融、白龙潭山、和谐公园,在小区、公园、河道、湿地、水库周边区域,栽种了百余个品种的乔木、灌木、藤蔓和地被植物及水生植物,使得河堤由单一的排洪、抗旱的功能转变为供人们游览、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可谓是山清水秀、河美岸绿。河道绿化呈“一心四轴多点”“多放射状”的格局,面积153万平方米,栽种灌木60余万株、水生植物76万余株、地被植物6000平方米。松、柏、杉、柳、滇朴、银杏、含笑、香樟、重阳木、红叶石楠、小叶红枫,列队成排,虚实相间;梅、兰、竹、菊、桂花、茶花、海棠、玫瑰、月季、菖蒲、樱花,次第开放,争奇斗妍;蕨类、杜鹃、三叶草、迎春柳、夹竹桃、常青藤、爬山虎、山植、火把果儿,乔木、灌木、藤蔓植物、地被植物高低错落,相映成趣;茭草、水草、睡莲、菖蒲、水芹、水葱、藻类,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新淡雅,有的花香袭人,有的暗香浮动,构成一幅幅浓淡相宜的画卷,成为一道道水清岸洁、景色优美、靓丽动人的城市景观……
其中,洛龙公园的建设、洛龙湖的开挖堪称是洛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范,是“百湖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洛龙公园位于彩云南路呈黄立交桥旁、春融西路与石龙路交叉口东侧,洛龙河穿园而过。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2008年元旦向市民开放。公园规划建设以水为主线,以人工堆筑山体绿化景观为重点,景观优美,山水交融。公园分为水域、生态、森林、花卉、城市休闲、康体娱乐、民俗文化7个景观区,建有太阳、花灯、龙珠、纪念、湖滨广场5个,仿古石拱桥3座、曲廊桥1座、平行桥2座,有亭、台、廊、榭等景点28个,园内道路面积17447平方米,埋设各类管线12887米。配套建设的游路、停车场、商业服务设施完备。一期投资概算1.45亿元,总占地575.1亩,共完成填土方40万立方米。其中,绿地280亩,其他占地83.68亩,湖面积211.42亩。绿化以常生绿乔木为主,绿化总面积20.16万平方米。移栽香樟、滇朴、木半、桂花等乔木26589株,其中胸径5厘米以下的18418株,胸径5厘米以上的8171株,地被及藤蔓植物19.9万平方米。2008年12月11日,公园荣获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市科技局、市科协授予的“昆明市首批环保型科普公园”称号。
洛龙湖,是利用洛龙河水源和地势低洼的特点建成的一个人工湖,是呈贡人心目中的“翠湖”,与洛龙公园同时建成。湖面积211.42亩,蓄水量25.37万立方米,栽种各种水生植物75.45万株。
无论是天气阴晴,还是白天夜晚,散步的老人,遛狗的妇女,嬉戏的孩童,谈心的恋人,健身男女,无一不让人感受到闲暇时的惬意、轻松和悠闲。
公园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三五成群,扶老携幼,人们或站、或蹲、或坐,挤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漫步游道中,驻足林荫间,徜徉草地旁,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音乐在亭子、曲廊、平台、广场上响起。人们穿戴着民族服饰、时尚服装,一二十人一群,和着轻重缓急的节拍,跳起一串串快乐的舞步。张开眼尽览这一幅幅活动着的画,闭上眼细听这一曲曲动听的歌。让人感到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人又何尝不是画中的景、歌中的音呢?!
舞台上,胡、琴、筝、笛共鸣,锣、鼓、钹、镲齐奏,生、旦、净、末、丑各行声腔韵味十足。无论是滇剧还是花灯小戏,演绎的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游侠、凡夫俗子的悲欢离合。君不见,传统剧目中《秦香莲》维护惩恶扬善的“法”,《白蛇传》诠释因果报应的“理”,《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重如泰山的“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不渝的“情”,哪一出反映的都不一定是历史,但哪一件又不感天动地,让人唏嘘、感叹、动容?!
民间的、流行的、时尚的、经典的歌曲,民族的、通俗的、美声的、原生态的唱腔,独唱、对唱、齐唱、合唱的表现形式,随处可见,各美其美。有的在沿袭用二胡、三弦、月琴、笛子、唢呐等民族乐器伴奏的同时,还加入了吉他、长笛、小号、萨克斯、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等西洋乐器,有的则干脆播放卡拉OK伴奏带,再配上话筒、音箱,形成中西合璧的伴奏形式,有模有样地唱着,俨然是一个露天的音乐会,让人领略到“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魅力,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
树荫间,一对对男女歌手捉对“厮杀”,不管是有无乐器伴奏,无论是唱山歌还是对调子(也叫“盘”歌、对小调),毫不做作,曲调婉转动听,歌声跌宕起伏。歌手们用不知流传于何时的《赶马调》《耍山调》《百花调》《二十三》等曲调,现编现唱当今美好的生活,让人耳目一新。其风趣、诙谐、幽默的演唱风格,如同在品百年老酒,回味无穷。眼前的一对对民间歌手仿佛就是当年的阿牛和刘三姐再世。虽然哪一个都不是阿黑和阿诗玛,但哪一个又都好似人们耳熟能详的阿鹏和金花。
猛然间,耳旁传来一阵花灯音乐声,索性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侧耳倾听,二胡、三弦、月琴合奏出的花灯曲调《道情》声中,一个饱含深情的声音有板有眼、抑扬顿挫、不紧不慢地唱着:“依哟——洛龙公园里嘛盛开哪个百花,呈贡新城建设呢众人齐口哪个来夸,改革开放呢勤劳哪个谋发展,幸福生活呢藤上结出了致富的哪个甜瓜……”
近年来,在数千年间所形成的农业社会形态已日渐消亡,粮食、蔬菜、水果及各种农作物已少见身影,成为人们追忆农耕文明的谈资。昔日的水田、山地、菜园、花坞,已经变成小区、公园、医院、校园,曾经熟悉的路、桥、河道、村庄经过改建、改道、拆除,变得更加笔直美观大方,有的还成为积淀着历史底蕴的文化遗产。
晨曦中,河岸旁的路上,熙来攘往着许多卖花的、卖菜的、上学的、晨练的人,各自体验着生活的快乐和惬意……
河堤上长着一排柔弱的柳枝。经过一夜春风的吹拂,早已不见了冬日的干枯,一个个嫩黄色的柳芽正迫不及待地从淡黄色的外衣下伸出头来,似乎想呼吸一下春天的空气,想用河中的水梳洗去慵懒的神情,露出娇美的容颜……
河中的水不深,也不急,却清澈明亮,仍在不停地流淌。一条条绿丝绦一样的水草,一缕缕柔长的青苔,随着水流不停地左右舞动,似乎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
也许是雨后初晴的原因,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照在水面上,宛如一面镜子:明亮的路灯,昏暗的霓虹灯,远处的楼房,近处的树影全都倒映在水中,所有的景物显得是那样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浓淡相宜,朦胧、恬静、美丽,宛如一幅水墨画,一张黑白照,一出正在水中上演的皮影剧。要不,为何一阵风吹过,月光会流动,灯光在闪烁,树影正婆娑……
一蓬蓬不知名的小草,正斜歪着身子紧贴在临水河岸上,似乎是想攀上河堤,爬到岸上来看看这不尽的夜色,抑或是想与树下不知名的小草诉说一下久藏在心中的秘密。草丛中,传来一声声忽高忽低的蟋蟀声,像是在应和着不远处时急时缓的音乐声,伴着正在跳左脚舞的人们,让人感受到衣食无忧的人们是那样的舒心、高兴、快乐……
虽然在明清时期就闻名于世的龙市桥、印星亭等河洲月渚景观已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但是,青山依旧在,今日胜往昔,洛龙河的水更清了,岸更绿了,路更平了,桥更宽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路一桥,却无一不镌刻着岁月的印迹,承载着人们对家园的一份乡愁,哪一点不是一道迷人的景观,哪一处不是洛龙河嬗变的见证?!
破茧成蝶,向阳而生。没经历过艰难的历练,不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风雨之后的天空会更美丽,彩虹会更绚烂,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