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对象及时空界定
本书主要研究对象为葡萄牙的建筑遗产,着重阐述葡萄牙建筑遗产保护在不同时期的理念和干预特点,并从时间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界定。研究时间跨度为1755年至今,始于里斯本大地震的发生,截至葡萄牙当代城市更新政策的实施。本书将葡萄牙的建筑遗产保护时间划分为四个时期: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到1834年内部政权改革结束的“启蒙时期”;1835年至1929年间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保护思想影响下葡萄牙遗产保护意识逐渐崛起的“发展时期”;1929年之后葡萄牙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和规范化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化时期”;2010年至今葡萄牙推行有关遗产保护措施的“当代时期”。
基于以上时间划分,本书重点研究葡萄牙保护史发展进程中的重点人物、思想及事件。人物包括亚历山大·赫库拉诺(Alexandre Herculano)、波西迪尼奥·达·席尔瓦(Posser de Andrade Silva)、费尔南多·塔沃拉(Fernando Tavola)、劳尔·利诺(Raul Lino)等。思想包括欧洲对葡萄牙的影响、葡萄牙本土遗产保护理念、葡萄牙相应的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际文件和重要的政策措施等。保护与修复案例包括葡萄牙部分知名度较高的建筑遗产,包括埃武拉历史中心、吉马良斯历史中心、波尔图历史中心、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等。本书通过对这些重要的人物、思想和建筑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展示葡萄牙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研究框架部分,本书首先浅析了18世纪以前的葡萄牙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章节对葡萄牙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的论述提供研究语境。本书第2章以“里斯本大地震”为起点,揭示了葡萄牙遗产保护意识的诞生,以及在教堂、修道院等遗产的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论战的背景下,建筑遗产最终被大众认可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第3章和第4章描述了葡萄牙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在本土化发展的全过程。第3章聚焦于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对葡萄牙的影响,介绍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遗产保护理念如何被引入葡萄牙并本土化,形成了独特的保护理念。随着葡萄牙遗产保护体系的成熟,人们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国际舞台。第4章则以葡萄牙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国际化进程为线索,介绍葡萄牙遗产保护的飞速发展。它在吸收欧洲先进理念后调整国内机构,培养出现代建筑学者,并将理念传播到国际上,积极加入世界遗产保护组织,参与国际会议,以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前四章讨论的基础上,本书最后部分将重点聚焦于葡萄牙当代的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探讨葡萄牙当代的遗产保护管理与实践,从而深入剖析葡萄牙目前进行的项目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并结合我国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实践,探讨可以借鉴的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