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近现代葡萄牙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人物及实践

4.2 近现代葡萄牙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人物及实践

1940年,葡萄牙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加深了葡萄牙与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葡萄牙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建筑师,特别是在波尔图美术学院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这些建筑师们在设计中吸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将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费尔南多·塔沃拉和他的波尔图学派。

1945年11月10日,22岁的费尔南多·塔沃拉在名为《周刊》(Semanávio Aléo)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牙住宅的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标志着塔沃拉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即将开启一个新理论建构的旅程,同时这篇文章中体现了波尔图学派(图31)最初的思想:在思考现在的同时向过去学习。1958年,塔沃拉接受波尔图美术学院校长卡洛斯·拉莫斯的邀请,加入了学院的教师团队。他全心致力于改革波尔图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育,并在他的塔沃拉工作室(后来成为波尔图学派的根据地)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的葡萄牙建筑师,其中包括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埃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等人。

图31 波尔图学派发展图

塔沃拉在波尔图美术学院教学期间除了教授遗产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积极带领他的波尔图学派展开各种实践,以扩大葡萄牙遗产的概念和认知范畴,发现更多的价值。为此他们开始调查葡萄牙境内的风土建筑,并在1955年至1960年期间进行了一项名为“葡萄牙风土建筑调查”(Inquérito à Arquitectura Popular em Portugal)的项目,以了解葡萄牙传统建筑的类型和其中蕴含的民族个性。该研究对整个葡萄牙的农村建筑进行了调研和测绘,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了以前被忽视的、相对朴素的风土建筑的价值,并提出保护这些建筑的必要性。同时该项研究也表达了对国家建筑和纪念物总局提倡的国家纪念物的陈旧观念的不满,波尔图学派成员认为葡萄牙不是只有一种类型葡萄牙建筑,而是存在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在风土建筑调查项目中,波尔图学派将葡萄牙由北到南分为六个地理区域米尼奥(Minho)、山后(Trás-os-Montes)、贝拉(Beiras)、埃斯特雷马杜拉(Estremadura)、阿连特茹(Alentejo)、阿尔加维(Algarve),并为每个区域分配了一个研究团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和两名年轻的学者组成。这些团队拍摄了约1万张照片,绘制了数百张图纸,并撰写了数千份书面记录(图32)。基于这些丰富的材料,他们编写了《葡萄牙风土建筑》一书,该书于1961年分两卷出版,之后多次再版。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建筑发生了深刻变革,使得这些收集的材料具有无法估量和独特的价值。

图32 葡萄牙的民间调研

在《葡萄牙风土建筑》中,葡萄牙民间建筑调查项目通过人类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调研了涵盖地质地貌、气候景观、人口产业构成、城镇区位、典型村镇平面、典型建筑平立剖面及空间形态、典型细部材料构造及装饰艺术、典型建造技艺、建筑类型学归纳等内容。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加上现场感受启发了他们后来作品形式风格的形成。调查发现,风土建筑的多样性不同于像巴洛克这种古典的国际风格,由于气候、土壤、植被、民族、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相距不远的两个村庄的建筑差异比不同国家主流建筑的风格差异更大。他们也意识到诸如巴洛克的国际风格是如何被地域现实条件驯服改造后加以运用的。另外,他们还发现,风土建筑纯粹的形式往往因其对环境、气候、文化的直接反映而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这启示他们要进行反思,城市建筑往往由于妥协与折中而形成复杂形式,这导致了平庸与缺乏表现力。他们重新发现了葡萄牙建筑形式简洁的传统,并且将其与外来的现代主义的几何形式语言进行融合与再创造。

虽然葡萄牙风土建筑调查项目是一项专门研究葡萄牙传统民间建筑的调查,其主要研究的是民间建筑,但它对葡萄牙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调研为现代建筑和葡萄牙风土建筑之间的新形式对话开辟了道路,激发了波尔图学派以及塔沃拉等建筑师未来的创作灵感。而这些新的建筑思想和风格的涌现引领了葡萄牙新一代的建筑设计潮流,将葡萄牙的建筑设计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此外,在1951年至1959年期间,塔沃拉还代表葡萄牙参加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活动,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国际大师和当时国际的主流思想。随后在对现代主义运动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塔沃拉开始探索葡萄牙地域建筑文化,他认可约翰·拉斯金的价值观“建筑就像地方的灵性”,因此提出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路径,将建筑与场所紧密联系。这种方法基于对场所和文化历史的深入了解,通过仔细的分析和创造性的反思来决定干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保留、改造或增加新元素,具体取决于情况的特定性和建筑的复杂程度,并需要精心整合新旧建筑。塔沃拉在此方面强调,遗产不仅仅是前辈们遗留下来的,它是一个持续而集体的创造过程。干预本身(修复行为)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而非例行公事或个人任性行为。

除了提出不同类型的干预方式,塔沃拉还对纪念物概念的扩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特别关注城市中的分散建筑和较小的住宅区,因此认为“纪念物”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审视,“纪念物”应该超越只包含知名历史建筑的范畴,将更广阔的环境和更普通的建筑物包含其中。同时作为葡萄牙建筑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对建筑遗产进行重要干预的建筑师,塔沃拉将自己理念体现在由他参与的许多重要项目中,如巴雷多城市重建计划(Plano Para a Renovaçãourbana do Barredo)、圣马琳娜达科斯塔修道院的修复(Soares dos Reis)、吉马良斯历史城市更新(Centro Storico di Guimarães)、雷佛乌什修道院的修复(Convento di Refóios do Lima)以及波尔图若阿雷斯博物馆的更新(Porto,il Museo Soares dos Reis)和“二十四宫”(Casa dos 24)等项目。

在塔沃拉进行的众多建筑修复项目中,有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首先是位于吉马良斯历史中心的科斯塔修道院改造项目[15],它代表了葡萄牙修复文化的转折点(图33)。因为该项目引入了新的方法来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塔沃拉拒绝了由国家建筑和纪念物总局提出的在现有结构中植入一个新建筑的提议,相反,他在修复了修道院原有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一种现代的新形式。在这里,修复是基于仔细研究该建筑群的历史、考古和建筑的演变历程,从而将建筑的历史进行延伸,而这个“新”的形式和材料则是以现代的“幕墙”与旧有建筑进行谐调的融合,通过类比当地传统建筑的立面主题来实现的。塔沃拉认为,项目采用的总体标准是“在延续创新”,即通过保留和重申最具代表性的空间或创建由新项目要求的使用空间,为建筑的长期生命做出贡献。因此,他们想通过强调亲和力和连续性来建立对话,而不是通过追求差异和破裂来建立对话。

图33 科斯塔修道院干预前后的样子

同样的态度还体现在“二十四宫”项目中。1995年,塔沃拉负责将烧毁的波尔图市政厅(Casa da Camara)进行重建[16],并将该项目命名为“二十四宫”。在这个项目中,塔沃拉注重建筑与环境间的关系,保护城市历史完整性,因此在设计中塔沃拉试图塑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重现消失的城市天际线,与旁边的波尔图大教堂相呼应。塔沃拉在修复市政厅时选择保留原有废墟结构,将与大教堂相邻近的旧墙体作为建筑最高点,并在废墟上覆盖一个宽度与旧墙体相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他还将建筑的立面设计成玻璃墙面,外覆花岗岩板使之与大教堂呈同色,用以表明新元素与旧石墙相互映射。该项目的整个设计意图是想建立一个体现过去与现代融为一体但又泾渭分明的纪念物——唤醒过去在当代的存在。因此,该项目完成后,“二十四宫”成为一个波尔图的城市地标,塔沃拉在实现了历史重建的同时,也展现了现代精神(图34)。

图34 “二十四宫”完成前与现状照片

塔沃拉和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的重视,他将新的创造性价值融入建筑空间,既保护了历史遗产,又使它们得以与现代共存。而塔沃拉的创作理念和对历史遗产的处理深深影响了这一时代的葡萄牙建筑师,尤其是他的学生阿瓦罗·西扎(图35)。塔沃拉曾与西扎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遗产保护工作。这导致西扎对遗产的干预理念与塔沃拉的非常相似。

图35a 塔沃拉

图35b 西扎

图35c 塔沃拉(左)和西扎(右)在研讨改造方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