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减糖方案

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减糖方案

我是一个热爱甜品的人。虽然作为营养师和瑜伽师,我深知糖的害处,但我和大家一样,没有勇气对糖说不。如果完全不吃甜食,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啊!但是过多摄入糖分,对人体的确是有害无益的。

●●●

谁是变胖的元凶

●●●

我对当下流行的饮食方法进行过深入研究。因为我长期生活在西班牙的地中海小岛上,屡次问鼎全球最佳饮食法的地中海饮食,便成了我的日常饮食。经过对比和总结,我发现所有健康的饮食方法都指向了一个共同认知——多食用碳水化合物,身体就会出问题;与之相比,摄入脂肪的危害却小得多。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吃很多奶油、鸡蛋、奶酪、酸奶和肉,如果不与淀粉、糖混合食用,不但不会长胖,还可以变瘦!

1984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头版头条来鼓吹脂肪的危害。从那一年开始,美国人推崇减少脂肪摄入,用淀粉和糖来代替。那时的“饮食金字塔”通常把米饭、面条、面包等主食放在最底层,强调日常饮食中应当多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脂肪则位于金字塔的顶层,是最需要严格控制摄入的成分。也是从那时开始,人类进入了肥胖流行的年代。

30年后,也就是2014年,《时代周刊》再次推出了颠覆认知的封面——吃黄油时代。此时,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脂肪令人变胖”是个伪命题。当所有人都以为低脂肪饮食可以减肥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却被扰乱了,使得身体愈发肥胖。如今,人们不再谈脂肪色变,黄油、椰子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牛油果油甚至深海鱼油,都成了健康的代名词。

如今,减糖饮食方法正在全球流行。我们要明确一点:令人变胖的元凶不是脂肪,也不是热量,而是糖。正因为过多摄入了含各种糖类和超高GI值的加工食物,人们才在变胖的路上一路狂奔。

过多食用奶制品,也会使人发胖,其原因是奶制品中含有乳糖,而乳糖也是糖的一种。亚洲人的肠道中普遍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因此乳糖不耐受的比例极高。这些无法分解的乳糖会变成脂肪囤积在体内,使人变胖。

要想变瘦,变得更健康,就要减糖!只要坚持低碳水化合物和低GI饮食,就可以轻松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那么,碳水化合物含量和GI值要低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这个问题需要分四个阶段来说明。

●●●

阶段性减糖原则

●●●

◎ 第一个阶段:自由碳水化合物阶段 ◎

在这个时期,只需要戒掉含糖制品和糖,对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米饭、面条、面包等主食并不作限制。这个阶段最容易实现,是开启下一个减糖阶段的敲门砖。出于抗衰老和控制体重的目的,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的要求作为长期坚持的饮食原则。

◎ 第二个阶段:较低碳水化合物阶段 ◎

第二个阶段相对严苛,即保持较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除了要戒掉含糖制品和糖以外,还需戒除米饭、面条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类主食。对日常离不开主食的人来说,这个阶段略显煎熬。但是,你可以用荞麦、藜麦、小米、黑米、糙米、玉米等粗粮和饱腹感强的红薯、南瓜、土豆等根茎类蔬菜来代替精制主食,可选择的食材仍然相当多。如果在自由碳水化合物阶段,你的身材没有非常明显的改变,那么这个阶段会给你带来惊喜。在这个阶段,因为根茎类食物和粗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低,所以你的身体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头晕、精力不集中、饥饿等症状几乎不会发生,排便也会变得更加通畅。根茎类食物和粗粮都属于低GI食物,所以这样的饮食方案可以长期乃至终身实施。

◎ 第三个阶段:严苛碳水化合物阶段 ◎

第三阶段更加严苛,即完全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要戒掉含糖制品、糖、精制碳水类主食,还需戒掉豆类和根茎类蔬菜,以及含糖量高的水果(例如香蕉、苹果、梨、橙子、菠萝等)。此时能选择的食物不多了,但是你不用恐慌。当你可选择的食物变少时,意味着那些能吃的食物可以不限量地吃到饱为止。你不必担心肠胃“闹饥荒”,可以安心享受食物。当你掌握了一些烹饪此类食物的技巧时,还可以把健康食材做出超赞的风味。

◎ 第四个阶段:生酮饮食阶段 ◎

第四阶段,就是鼎鼎大名的生酮饮食阶段。在这一阶段,利用脂肪来取代葡萄糖的功能,从而使身体迅速减掉脂肪、降低体重。生酮饮食需要戒掉所有含糖制品、糖、精制碳水化合物主食、豆类、根茎类蔬菜和水果,只吃地面上生长的蔬菜、肉类、海鲜、油脂、奶酪和坚果。比完全低碳水化合物阶段更严苛的是,在这一阶段,每天最多只能摄入20克碳水化合物。这就意味着在每天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占5%,蛋白质占15%~25%,其余均为脂肪。要严格执行这样的饮食,直到身体达到生酮状态,用脂肪来代谢脂肪。(注意: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就能够起到减轻体重和调节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但是不建议长期实施,也不建议在没有专业指导下自行尝试。)

上面提到的各个阶段,其要求和功效都是递进的。不吃精制主食和糖的人,在体重和其他方面的变化会比单纯不吃糖的人更显著,而坚持严格生酮饮食方法的效果最为明显,但是生酮饮食不建议长期实行,要根据身体状态并遵循医嘱来进行。因为,作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碳水化合物不能完全戒除。如何游刃有余地进行低碳水饮食,既感受到身体的积极变化,同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如何由浅入深地减糖,再从严格减糖转变成弹性减糖,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学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