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我之前一直强调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能瘦,有人就提问:“我基本不自己做饭,都是在外面吃或者从超市采购成品,很难控制碳水化合物,那我还能瘦吗?”
其实,不做饭不是无法减糖的理由,需要经常在外采购食品的人,只要学会了看食品的成分标签,也能把相对健康的食物选出来。
那么,食品成分标签是什么呢?是政府强制要求商家在食品包装上注明的食品信息。就像政府强制要求在烟草包装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一样,那些加了反式脂肪、高糖、高钠和滥用添加剂的食品,商家们也都必须通过标签告知消费者,是否购买由消费者决定。所以,学会看成分标签确实是个非常实用的技能。
首先,食品成分标签一定会含有的信息是: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配方、厂家信息、生产许可编号和营养成分表。
我们究竟要怎么看食品标签呢?
一看名称。
酸奶和酸奶饮料虽然都是酸奶,但有本质的差别,一种是乳制品,一种则是饮料。所以,先看清楚商品的名称非常重要。
二看生产日期。
除了要挑选尽可能新鲜的食品外,保质期短比保质期长的食品,相对添加的防腐剂肯定更少,也就更健康。比如,保质期为7天的酸奶一般会比保质期为90天的酸奶配方更纯,保留了更多的营养。
三看成分配方。
配方表需要按照添加比例从高往低注明。举个例子,德芙牛奶巧克力成分配方的排列顺序是:白砂糖、可可脂、脱脂乳粉、食用添加剂和食用香料。也就是说,这款巧克力中添加比例最大的其实是糖,所以糖排在第一位。所以,根据成分配方表,我们就能大致猜出各种配方添加的比例了。
四看营养成分表。
一般来说,营养成分表一共有3列信息。
第1列,展示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我国强制要求食品标签标出5种核心成分的含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以及能量。
第2列,展示每100克食品中所含各营养成分的量。
第3列,展示每100克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
当然,有些品牌也会自愿标注更多的营养值信息,比如钙、铁、钾等营养素的含量。也有很多品牌会标示每10克或者每30克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含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换算一下,方便与其他同类食品进行比较。
●●●
最重要的是识别碳水化合物
●●●
对于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相信很多人最关注的是热量值。我们之前也已经解释了很多大家对减肥的常识性误区,到这里,我们应该已经知道,减肥路上最应该关注的营养指标其实是碳水化合物含量。
我们的食物中,除了脂肪、纯净水、咖啡、茶、盐,几乎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要做到零碳水化合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地把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到较低的标准,其实是不难的。碳水化合物存在于食物中的形式有三种:糖、淀粉和膳食纤维。糖容易让人发胖,因为它是精炼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之前反复提到的高GI食物。还有一类碳水化合物,也是非常容易让人发胖的,那就是淀粉,也就是主食中的成分,这就使得那些吃起来并不甜的食物却含糖量很高。
淀粉并不是对身体不利,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淀粉的供能方式快速且直接,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人体供能物质。我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米饭、面条这样的标准碳水化合物确实能给我们提供能量,缺少了这些能量的补给,我们会感觉无力、饥饿,大脑供氧不足。淀粉类的主食不是直接的糖,而是间接的糖,我们摄入这些淀粉类食物后,很快也会在身体内分解成葡萄糖。
玉米、红薯等杂粮类食物,同样富含淀粉,只是比精炼的纯淀粉主食多了更多的膳食纤维。虽然膳食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它进入人体后,热量很少,能维持饱腹感较久,也能让人体转化和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变慢。我们说的低GI食物就是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所以,如果你一定要吃主食,吃含膳食纤维多的五谷杂粮类低GI食物,会更加健康。
之后我们在进行减糖饮食中,在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候,需要去掉膳食纤维的含量,因为这些碳水化合物是好的碳水化合物,对胰岛素的影响很小,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即“净碳水化合物=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所以,淀粉、糖这类的碳水化合物,就是我们在购物的时候需要格外留意的成分了。
●●●
如何通过成分标签选择食物
●●●
既然我们知道了在选购食品时,碳水化合物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那么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需要看成分标签标注的是每100克的食物的营养值,还是每5克或者每10克的营养值。这是商家的小把戏,营养值不能作假,但是参考物的总量可以放低呀,所以一旦我们看到标签是就每5克的数据,整个数据就需要放大20倍,每10克的数据,就要放大10倍,以此类推。
所以,当你看到一款早餐麦片标注着30克的麦片里碳水化合物含量是25.2克,膳食纤维值是1.2克时,你要做的就是先算出除去膳食纤维的净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就是24克,再换算出每100克早餐麦片中的净碳水化合物含量是80克!也就是说,这款早餐麦片的80%的成分都是淀粉和糖类的碳水化合物,这个比例可是相当高啊!
不过,通常你买来的燕麦片上的食物成分标签如表5-1所示。
既然我们找到了计算方法,以后大家看到一个食品的成分标签,要做的就是把除去膳食纤维的净碳水化合物含量找出来,再计算出在100克的标准下净碳水化合物含量占总营养值的比例,如果占比高于30%,你就不要碰了,低于30%的基本都能吃。当你开始重视食品成分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候,你的减肥计划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