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更好地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创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明天。同时,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这个民族所有成员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就需要我们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上,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史论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内容非常丰富,我们需要对它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背后寻找规律。只有把历史的方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我们的认识才能够深入,才能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的核心。

第二,书本学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中国文化的内容,多半记录在各种古代典籍当中。研读这些典籍,尤其是其中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然途径。同时,中国文化的许多要素也以非文本的方式存留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以及节庆、婚丧等民间习俗,仍大量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在生活中留心、留意,把社会考察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互相比照和印证,对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动态的、全面的了解。

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份遗产,否定历史、苛求前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嘲笑古人都是不可取的态度。同时,我们也不能囿于前人的认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只会窒息文化的生命。中国文化不仅需要我们去传承,更需要我们弘扬与发展,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前贤的成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我们才能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历史。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文化是人区别于自然的生存方式?

2.文化的三个层面分别包含什么内容?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中国文化在内容上的特点。

4.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推荐阅读材料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推荐理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对文化的含义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均有独到的见解。

2.陆挺,徐宏.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化卷[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推荐理由】本书为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参加东南大学的人文学术讲演活动——“人文大讲座”的讲演稿汇编,内容包括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中国文化与全球化等。另外,该系列丛书的历史卷、文学卷等也值得一读。

【注释】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曹锡仁.“文化”概念辨说[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64-68.

[3]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35.

[4]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M].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114.

[6]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17.

[7]杨梦.开封犹太人从哪来?[N].澎湃新闻,2016-04-04.

[8]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5):10-17.

[9]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文物,1987(3):38-50.

[10]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394.

[1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98.

[12]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参照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