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绘画

二、绘画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

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最早的形式为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岩画大多以曲线或直线几何纹为主,线条简单、画风朴实。之后出现了彩陶纹饰,以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见彩图)最具特色。商代的多处墓葬中发现了残存的彩绘布帛,在商代王室的墓葬中更是发现了木制品上的漆画残留。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庙堂壁画创作。秦汉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墓室壁画、画像砖、帛画等,整体风格气势磅礴,勾线流畅挺拔,庄重典雅。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和走兽画。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见彩图)。作品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曲折、细致地描绘了一曲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面打破时空界限,把“邂逅”“定情”“情变”“分离”“怅归”五个时间上连续的情节安排在同一个空间之中。

隋代的绘画风格具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宗教、贵族生活题材的作品居多,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山水画注重“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画先后成熟。初唐以人物画为主,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描写日常生活,以“丰肥”为美,心理刻画生动细腻。山水画已经获得独立地位。花鸟画的发展虽不像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中晚唐的绘画,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而王墨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重墨,泼墨山水开始出现。五代十国,画家荆浩开创北方山水画派,花鸟画也因宫廷贵族的喜好而逐渐发展起来。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代表了工笔重彩的最高水平,在唐与后世的技法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完整过程,包括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作品打破时空界限,把先后依次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设色工丽雅致,富有层次感,人物的刻画以形写神,线条遒劲流畅。

北宋继承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在宫廷中设立“翰林书画院”。花鸟画在北宋宫廷绘画中占据主要地位。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人物肖像画、风俗画的创作上。北宋中期以后还出现了“文人画”,强调绘画要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主张即兴创作,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要求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其代表。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见彩图)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是北宋绘画的最高成就。作品气势宏大、构图严谨,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情节穿插,错落有致,繁而不乱。

元代绘画的标志是文人画的盛行,诗、书、画也进一步结合。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竹石、梅兰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强调“古意”和“士气”,反对“作家气”,主张师法唐、五代和北宋。最重要的画家有赵孟、“元四家”等。

明代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张宏为代表的晚明吴派,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等。明代绘画题材广泛,其中山水、花鸟成就最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

清代山水画、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思想影响下,更多的画家把精力花在追求笔墨情趣方面。清早期,“四王”画派占据画坛的主体地位,江南则有以“四僧”和“金陵八家”为代表的创新派。清中期宫廷绘画得到很好的发展,清晚期上海的海派和广州的岭南画派逐渐成为影响最大的画派。

(二)中国传统绘画的类型

1.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力求把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常把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韩滉的《文苑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等均为代表。

2.山水画

山水画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等,又分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金碧山水等。

3.水墨画

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有发展。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是其基本特征。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主张“墨即是色”,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4.院体画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为迎合帝王宫廷之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5.工笔画

工笔画也称“细笔画”,是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崇尚写实,求形似,与“写意画”对称。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6.文人画

文人画也称“士夫画”,唐代王维首创,泛指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之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重视意境创造。

7.花鸟画

花鸟画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画法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即用浓、淡墨勾勒,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兼工带写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

知识链接

丹 青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均为可作颜料的矿物质。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所以把绘画称为丹青,把画家称为丹青手。又因其不易褪色,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丹青又转意为“史册”。《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