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第九讲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宗教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了解中国的多神信仰与三大崇拜。

3.了解佛教与中国文化。

4.了解道教与中国文化。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哪一种宗教,都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叫人甘愿承受现世的苦难,而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来世、天国、彼岸和神仙境界。一般宗教都宣扬顺从、忍受和超阶级的友爱,并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归结为反科学的宿命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是扭曲的、畸形的,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背道而驰,其神秘色彩来自上古人类的愚昧。但这绝不是说宗教文化毫无价值,恰恰相反,由于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且直到今天它的文化形态依然存在,仍继续发生着作用。因而它是我们了解、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宗教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在现代社会,宗教原有的解释世界和司法审判的功能已经淡化或消失,科学和司法已经从许多宗教中分离出来,但其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依然存在,其作用对于宗教传统深厚的民族,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