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

一、音乐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商代已有木腔蟒皮鼓和双鸟饕餮纹铜鼓以及制作精良的石磐,还出现了编钟、编铙等以青铜为材料的乐器。

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在宴享娱乐时可以看到“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蠖》,周时的《大武》,十二律的理论和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也已经确立。

秦汉时期演唱的歌词称乐府诗,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逐渐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西北边疆兴起的鼓吹乐,则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受到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古琴趋于成熟,《广陵散》《猗兰操》《酒狂》等一批曲目问世。

隋唐两代是音乐艺术全面发展时期。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燕乐继承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

宋金时期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特征。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产生。在“瓦舍”“勾栏”中有嘌唱、小唱、唱赚,也有说唱类音乐,如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宫调等。诸宫调是当时成熟起来的大型说唱艺术。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芝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

明清时期的音乐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大量音乐保留于说唱、戏曲等艺术形式之中,包括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说唱等。南方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北方的鼓词以山东大鼓、冀中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较为重要。而牌子曲类的说唱有单弦、河南大调曲子等。琴书类说唱有山东琴书、四川扬琴等。道情类说唱有浙江道情、陕西道情、湖北渔鼓等。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表现为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河北吹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琴曲《平沙落雁》《流水》,琴歌《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等广为流传。

(二)中国传统乐器分类

1.吹奏乐器

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口笛等;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2.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和竖式两类。弹拨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除古琴音量较弱,其他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典型乐器包括琵琶、筝、扬琴、七弦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等。

3.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根据发音不同可分为响铜、响木、皮革等。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烘托气氛有重要作用。典型乐器包括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大钹等。

4.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

知识链接

八 音

根据不同制作材料,《周礼》把乐器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作“八音”。周末至清初的3 000多年中,一直沿用这一分类法。金类是金属乐器,主要是钟;石类包括各种磬;丝类包括各种弦乐器,如琴、瑟、琵琶、箜篌等;竹类包括竹制吹奏乐器,如笛、箫、箎、排箫等;球体的葫芦称匏,笙、竽属于匏类;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如埙、陶笛、陶鼓等;革类主要指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木类少见,有柷、敔、拍板等。

(三)中国传统乐种

1.打击乐合奏

打击乐合奏是民族器乐最先出现的一种合奏形式,指纯粹由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因为以锣和鼓为代表性乐器,所以又称清锣鼓乐。在民间节日或风俗性活动中常见。以丰富、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以及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气氛和情绪,或热烈红火,或轻巧活泼,或庄严雄壮。有《闹元宵》《跑马》《雨夹雪》等传统曲目。

2.吹管乐合奏

吹管乐合奏指由吹管乐唢呐、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兼有少量打击乐器的合奏音乐,普遍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

3.丝弦乐合奏

丝弦乐合奏指由几件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合奏的音乐,又称弦索乐。丝弦乐合奏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于室内演奏,风格细腻。乐曲多数为短小的抒情乐曲,也有部分较长的套曲。有《倒西皮》《四句板》《节节高》等传统曲目。

4.丝竹乐合奏

丝竹乐合奏指由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主要盛行于南方。在丝竹乐中一般不用唢呐和管,也不用大锣、大鼓之类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具有乐队规模较小,音乐情趣轻快活泼,演奏风格精致细腻,音乐性格优美、柔和、雅致的特点。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有《三六》《八骏马》《梅花操》《南绣荷包》《推碌碡》等传统曲目。

5.丝竹锣鼓乐合奏

丝竹锣鼓乐合奏又称吹打乐,是民间节日风俗性活动以及婚丧喜庆中常见的器乐形式。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丝弦乐器为辅,在结构中有独立完整的锣鼓段落。有《庆丰收》等传统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