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妆

二、面妆

面妆主要指女子的面部妆容。古代女子面部的化妆品主要有黛、粉、胭脂、唇脂及花钿。黛是用来画眉的。中国女子画眉最早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楚辞》中有“粉白黛黑”之句,而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翠眉”之说,可知黛的颜色除黑之外还有绿色,翠眉起于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极为流行。唐代流行黑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杨贵妃,徐凝《宫中曲》曰:“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唐代盛行阔眉,即把眉画得又粗又黑,又短又阔,甚至略成倒八字。古代妇女的眉形很多,如小山眉、五岳眉、山峰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等。古代的脂粉是用米碾成粉,再加入红色颜料做成的。夏商周时已出现了加入铅的白粉和用红花、苏木做成的胭脂。古时往往把胭脂做成膏汁或粉,涂在纸上或渗入丝棉,做成胭脂纸或胭脂棉。唇脂就是口红,《释名·释首饰》曰:“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唇脂的点法很多,颜色也不同,唐宋时期流行用浅绛的檀色点唇,所谓“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古时还用唇脂点痣,有的还在眼旁稍下画一弯月牙形。花钿一般用金箔、纸、蜻蜓翅膀、花瓣做成,以红黄绿色为主,做工精巧,形状各异,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及嘴角。《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指的就是贴花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