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舞蹈
(一)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运动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舞蹈是原始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狩猎、战争、祭祀、祈祷、性爱、生殖等活动或情感,都可以通过原始舞蹈表达和再现。新石器时代陶盆的舞蹈纹,展示了原始舞蹈整齐的队势及其群体性、自娱性的特点。“葛天氏之乐”则勾画了先民农业生产的生活图景。原始的歌、舞、乐三者总是融为一体,故又称“乐舞”。
周代极为重视礼乐。据《周礼·春官》所载,周王的乐舞机构中有奏乐、歌咏和舞蹈,《象舞》《万舞》《傩舞》等都是当时的舞蹈。
两汉舞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角抵百戏中的《巴渝》《盘鼓舞》均为舞蹈,舞人在鼓或盘上,踏节应乐而舞。汉代的长袖舞和巾舞,以柔软、回旋、飘逸的巾绸,抛曳、飘飞、舞动、环绕的长袖,充分展现人体的优美。汉代有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至唐仍有保存的“以舞相属”就是宴饮中对舞的一种。
魏晋南北朝是艺术自觉的时代,也是舞蹈重大变革的时期。舞蹈成就主要表现在北方的杂舞和南朝的乐舞。杂舞即民间舞蹈,流传下来的有《明君》《圣主》等。乐舞主要指南朝新声,其代表性的乐舞有吴声歌曲、神弦歌、西曲、江南弄、上云乐、雅歌等。
唐代是多民族舞蹈的融合期和繁荣期。唐人“十部乐”中,仅燕乐、清商为中原乐舞,其他八部均为外来乐舞。唐代的歌舞大曲包括器乐、声乐和舞蹈,是唐代音乐的最高水平。《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踏摇娘》《破阵乐》等剧目都是唐代舞蹈的突出成就。唐玄宗所作《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乐舞的最高成就,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
宋元以来舞蹈逐渐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尤其是与新兴的戏曲艺术形式结合。明清时期戏曲繁荣,舞蹈成为戏曲“四功”中“做”“打”两项的基本内容。戏曲中常见的翎子功、毯子功、水袖功、翅子功、跷功和繁多的战器舞等,均为戏曲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舞蹈的种类
1.傩舞
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也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傩舞一般都佩戴面具表演,“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形象。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剧目有《头阵》《太子》《三将军》等。
2.踏歌
踏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又称跳歌、打歌等,汉唐至宋代广泛流传。据刘禹锡的《竹枝词序》记载,踏歌联唱《竹枝词》,以短笛、鼓伴奏。踏歌是一种群舞,舞者成群结队,不分男女,围成圆圈,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情绪欢乐。西南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阿哩哩舞、彝族的跳脚舞等,属踏歌一类。
3.采茶舞
采茶舞是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舞。各地的采茶舞略有差异,但都与采茶密切相关。采茶舞的动作特点是朴实大方、富于幽默感。茶公常用颤腿、屈膝作矮桩动作,舞步轻快潇洒。手中的钱尺在表演“开荒舞”时可当作锄头,表演炒茶时可作拉风箱状,动作诙谐,富有情趣。茶娘的动作多为羞涩含蓄、细碎轻盈的舞步,多用“十字步”“踏步转”。场面气氛热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伴奏乐器以二胡、笛子、唢呐为主,伴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主要曲调有采茶调、花鼓调、看相调、紫竹调、古人头调、鲜花调、凤阳花鼓调等。
4.狮子舞
狮子舞源自汉代由西域传入的假形舞蹈,后逐渐成为人们避邪免灾、吉祥纳福的方式。可大致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演细腻而稳重,有抢球、戏球、打滚等动作,着力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武狮”讲究武功技艺,有翻、滚、扑、跃、闪、腾等动作,也有爬高、攀索、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刻画狮子勇猛矫健、威武雄壮的形象。
5.秧歌
秧歌是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的“村田乐”即为秧歌。秧歌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
6.芦笙舞
芦笙舞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族、水族、苗族、仡佬族、彝族、傈僳族、土家族、布依族等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于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表演时,男子在圈内边吹笙边舞,下肢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居多,动作繁杂,女子手拉手围成圆圈起舞,动作简单。一般先慢后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
知识链接
维吾尔木卡姆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舞蹈,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维吾尔语“木卡姆”意为“古典音乐”,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性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十二木卡姆”是其主要代表。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