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次舶来的粮食品种
2025年09月26日
二、渐次舶来的粮食品种
高粱,又称蜀黍,其原产地尚无定论,许多研究者认为原产于非洲,经由印度传入中国,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原产。可以肯定的是,魏晋南北朝之前它在中国的种植并不普遍。高粱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酿酒,今天中国的诸多名酒都以高粱为主要原料。
番薯,又称甘薯、红苕、山芋、白薯、红薯,原产地为美洲大陆,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将其带回欧洲,后又带到东南亚殖民地种植,16世纪末由旅居菲律宾的华侨带回中国大陆。番薯首先在福建种植成功,并以其高产和美味被人们视为备荒珍品。17世纪,江南地区水灾严重,人民流离失所,当时居住在松江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他的学生送来番薯种,在当地试种成功。为此,徐光启写了《甘薯疏》,总结种植甘薯的各种优点,竭力倡导种植。
玉米,又称苞米、苞谷、棒子等,也是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15世纪传入中国。关于它传入中国的途径尚存争议,有记载表明是从东南沿海首先传入我国的,也有人认为是从西域传入的。玉米和番薯都是高产作物,番薯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且繁殖力极强,玉米强大的根须非常适合山地种植。这两种作物在中国的成功引种,极大地改善了食物供应状况。今天它们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虽退居次要地位,但仍是饲料、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
马铃薯,又称土豆,比番薯稍晚传入中国,它适应性极强,全国各地皆可种植,既可做主食,也可做副食,深受中国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