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哲学萌发于殷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周易》则将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发展成八卦和六十四卦,用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五行和阴阳八卦的思想有一种将世界万物加以归类并作出相互联系思考的倾向,这种思想在以后的社会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引发了“和而不同”的辩证法思想,同时期的伯阳父则提出“天地之气,不失其序”的有序性思想。这些古代先贤智慧的火花,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源头。春秋战国之际,巨大的社会变革带来激烈的动荡,社会巨变成为思想文化勃发的契机,这一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中国古代哲学也由此进入建立体系、创立学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