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职业兴趣认知

任务一 职业兴趣认知

任务布置

(1)多渠道收集与职业兴趣相关的资料。

(2)霍兰德兴趣岛游戏。

如果你获得了一次免费岛屿度假的机会,唯一的要求是必须与岛上的居民一起生活至少半年的时间。

你最想去哪个岛?其次想去哪个岛?最不愿意去哪个岛?

依次写下来:1.        ; 2.         ; 3.         

R岛:自然原始的岛屿

I岛:适合深思冥想的岛屿

C岛:现代、井然的岛屿

E岛:显赫富庶的岛屿

S岛:温暖友善的岛屿

A岛:美丽浪漫的岛屿

任务准备

(1)组建小组,选定小组长。

(2)了解各岛屿的特征。

任务实施

(1)分小组讨论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使用了哪些方法。

(2)组内交流,初探职业兴趣。

(3)完成霍兰德兴趣岛游戏,组内分享。

(4)各小组汇报本组收集相关资料的结果。

(5)老师根据汇报结果,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知识点。

情景导入

李东英是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一生与有色金属为伴,曾主持研究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了“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为我国稀有金属行业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自己奉献毕生精力的事业,他曾这样说道:“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摘自《科技日报》,2020年9月28日)

任务分析

一、兴趣与职业兴趣

兴趣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相关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进行积极的探索,表现出心驰神往。几乎每一种兴趣都可以与某种职业联系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应该或者能够体现在自己的职业中。

而职业兴趣是兴趣在职业方面的表现,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注意,并向往之。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即表示拥有职业兴趣,这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二、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

良好而稳定的职业兴趣使人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个人根据稳定的兴趣选择某种职业,兴趣就会变成极高的个人积极性,促使一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取得成就;反之,如果你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你的积极性就会受影响,难以从职业生活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不利于在工作上出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且不易觉察的内在因素,动机是在需要支配下受到外在刺激影响而形成的综合性动力因素。兴趣是在需要基础上受到动机的影响,从而对职业选择产生一定影响的、变化的、较为外在的因素。当然,也会有相对持久性的兴趣作为外延因素对动机的变化发展产生一定作用。比如,一个人缺乏物质生活保障,便会有生理、安全需要,从而去工作、劳动,获取报酬,换取物质条件,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会对所有能挣钱、维持生存的工作感兴趣。但若觉察或发现该项工作有生命危险时,便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兴趣,弱化想从事该项工作的动机。

三、职业兴趣的影响因素

职业兴趣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涯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兴趣的探讨不能孤立进行,应当结合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因素来考虑。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深入认识自己,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因素

1.个人需要和个性

职业兴趣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它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由于人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或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兴趣也同样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人的生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一般来说是暂时的,容易满足,而人的社会需要或精神需要却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同时,个性特征也影响着兴趣和爱好。例如,一个拥有高雅品质的人,会对公益活动感兴趣,乐于助人,对高雅的音乐、美术有兴趣;反之,会对占小便宜感兴趣,对低级、庸俗的文艺作品有兴趣。

2.个人认识和情感

职业兴趣是和个人的认知、情感密切联系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产生兴趣。同样,如果一个人缺乏某种职业知识,或者根本不了解这种职业,那么他就不可能对这种职业感兴趣,也不会将其纳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职业兴趣也就越深厚。例如,有的人对古玩很入迷,认为古玩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情感越专注,兴趣越大,并有可能把兴趣变成他的职业。

3.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其职业兴趣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社会职业从客观上都对从业人员有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的程度。一般来说,学历层次越高,接受职业培训范围越广,其职业取向领域就越宽。

4.年龄和时代变化

年龄和时代变化也会对人的兴趣产生直接影响。少儿时期往往对图画、歌舞感兴趣,青年时期往往对文学艺术感兴趣,成年时期往往对某种职业、某种工作感兴趣。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在转移。就时代来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也会对人兴趣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对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个人职业兴趣发展具有很强的家庭化特征,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其职业兴趣的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大多数人从幼年起就在家庭的环境中感受其父母的职业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形成自己对职业价值的认识,使得在选择职业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家庭教育的印记。

家庭因素对职业取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择业趋同性与协商性方面。一般情况下,个人对于家庭成员的职业比较熟悉,在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上产生一定的趋同性影响,同时受家庭成员职业活动的影响,个人的生涯决策或多或少产生于家庭成员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兴趣有时也受遗传的影响,使得孩子的兴趣受父母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方方面面,其中社会舆论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对个人职业兴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政策导向、传统观念和模式、社会时尚等方面。就业政策的宣传是主导的影响因素,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也往往制约个人的职业选择,而社会时尚的职业则往往是青年人追求的目标。职业兴趣是受社会制约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职业兴趣都不一样。

四、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指出,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某职业领域,基本上是受到其兴趣和人格的影响。“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一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其人格类型是匹配的,则工作起来就轻松愉快;相反,则会困难重重。

霍兰德认为,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而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见表1-1。

表1-1 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自我探索,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求职。

职业兴趣测试:

请登录网站http://ggfw.rlsbj.cq.gov.cn/cqjy/zycp1/(重庆市公共就业服务网),选择“职业兴趣测试”模块,测试并查看结果。

拓展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