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职业分类认知

任务一 职业分类认知

任务布置

(1)学生列出自己最了解的5个职业,思考每个职业的特点及他们的共同点。

(2)根据老师的讲解,对职业的含义、性质、分类做出正确的分析。

任务准备

(1)明确主题、任务与内容。 

(2)组建学习小组,4~6人为一组,选定小组长或主持人。

(3)学生准备笔记工具,用于记录讨论过程中的观点和问题。

任务实施

(1)分小组讨论5个职业特点和它们的共同点。

(2)每小组选定一名学生为代表,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3)老师根据汇报结果,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知识点。

情景导入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许多传统职业在大规模自动化和数字化浪潮中逐渐消失。例如,邮递员行业曾经繁荣,在电子邮件的普及下邮递员逐渐减少,制造业中的装配工人由于机器自动化的普及而受到冲击,还有一些低技能的行业在自动售货机和智能服务系统的兴起下消失,例如传统的电话公用事业操作员等。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传统职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汽车行业的司机面临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冲击,传统的银行柜员在移动支付和智能ATM的影响下减少。一些新兴职业如数据科学家、AI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等迅速崛起。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催生了机器人技术专家和虚拟现实设计师等新兴职业,而气候变化的问题也推动了绿色能源工程师和可持续性能源专家等职业的兴起。

在未来城市里,一些职业彻底消失,因为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取代了人力劳动。传统的售货员、收银员、酒店服务员等职业在智能商店、自动结算系统和酒店机器人的普及下可能不再存在。同时,未来会涌现一些新兴职业,专注于处理高度复杂的技术挑战和社会问题。例如:虚拟现实治疗师,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来治疗心理障碍和康复。人工智能伦理师,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符合伦理准则,不会带来不良后果。智能家居设计师,设计智能家居系统,使家庭更加智能化、高效和环保。太空旅游导览员,为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们提供太空旅游体验,介绍宇宙的奥秘。生命科学工程师,利用基因编辑和人工器官技术改善人类健康和寿命。气候变化适应专家,帮助城市和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制订应对方案。智能交通规划师,设计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和减少交通拥堵。在未来城市中,人们会看到传统职业的消失和新兴职业的崛起,这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人们需要终身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保持就业竞争力。

未来的你将从事什么职业呢?

任务分析

一、职业的含义

职业是指不同行业和组织中存在的一种类似的工作角色或职位,利用专门的技能和知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一个职业可能需要特定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及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了解。例如:会计是一种职业。无论是在医药行业、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需要会计来处理财务记录、报表和税务事务。会计在不同行业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定的挑战和要求,但它们的核心职责和专业技能基本相似。同样,其他职业如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等也存在于多个行业和组织中。虽然这些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行业而异,但他们在整个职业范畴内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职业道德准则。总之,职业是指一种独立于个人而存在于不同行业或组织中的特定工作角色,其核心职责和专业技能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基本上保持一致。

二、职业的性质

职业作为个体在社会中从事特定工作的方式,具有多个方面的性质和特点。以下从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连续性和差异化五个方面对职业性质进行阐述。

(一)社会性

职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首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不同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其次,职业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人们通过不同的职业与社会进行联系和互动。职业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功能,涉及教育、医疗、法律、金融等各个方面。职业的社会性也反映在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贡献上,良好的职业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和秩序。

(二)经济性

职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质。通过职业,个人可以获得收入和财富,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不同职业的劳动价值不同,从而决定了收入的差异。职业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体,不同职业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职业的经济性也体现在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贡献上,职业的发展和繁荣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三)技术性

职业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联,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质。不同职业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特定职业需要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职业的技术性质决定了个体在职业中的表现和工作效率,也影响了职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职业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新技术,保持适应性和竞争力。

(四)连续性

职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从事特定的工作。个体从事职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的连续性使个体能够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逐渐成长和发展。同时,职业的连续性也为个体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来源,保障了生活的稳定性。

(五)差异化

职业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不同职业的性质和要求各不相同,涉及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条件。职业的差异化决定了个体在职业中的不同表现和特点。同时,职业差异化也为个体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职业路径。

综上所述,职业的性质从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连续性和差异化五个方面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职业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实现经济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方式,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类是将不同类型的职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类别系统。职业分类有助于组织和理解大量职业的复杂性,并提供有关特定职业群体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对职业分类的权威文件。2022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为基础的修订版本。与2015版大典相比,2022版《职业分类大典》对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把新颁布的74个职业纳入到大典当中。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课堂大标题">职业探索之旅

活动目标

通过互动和合作,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职业领域,增强他们对职业的了解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决策能力。

活动准备

1.职业调查问卷。准备一份简短的问卷,让学生在活动开始前填写,了解他们对职业的兴趣和目标。

2.职业资源库。收集一些关于不同职业的书籍、杂志、宣传册等资料。

3.职业展示墙。在教室中设置一面墙壁,让学生可以贴上他们所了解的职业的图片、海报、简介等信息。

活动步骤

1.职业调查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填写的职业调查问卷,讨论各自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和目标。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技能和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关联。

2.搜集整理。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职业,共同搜集并整理关于该职业的信息,包括职业描述、工作职责、薪资水平、所需技能等。

3.职业展示。每个小组用海报、PPT等形式展示他们所选择的职业,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交流。

4.交流总结。每位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有哪些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

                                                                         

                                                                         

                                                                         

(2)各组介绍的职业中,你对哪种职业最感兴趣?理由是什么?

                                                                         

                                                                         

                                                                         

拓展阅读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标识数字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