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

任务一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

任务布置

(1)以查阅电子与纸质书刊等方式收集就业流程方面的资料;

(2)走进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向相关老师当面请教就业程序事宜;

(3)根据收集的资料,掌握就业的基本程序。

任务准备

(1)完善小组分工,明确信息收集渠道;

(2)准备当面访谈的问题提纲;

(3)做好物资材料准备。

任务实施

(1)讨论就业流程相关内容; 

(2)请学生回答就业流程的相关要素;

(3)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知识点。

情景导入

故事一:

李明在大学期间过于沉浸社交活动和娱乐,忽略了就业准备的重要性。他没有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导致在毕业后才开始寻找工作。在他觉得准备好的时候,很多公司已经完成了招聘,他错过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节点。由于错过了很多公司的招聘季节,他面临着较少的求职机会。他不得不接受一份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起薪和职位都远低于他的期望。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及时准备,错过了更好的机会。

故事二:

小玲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课堂学习,没有参加任何实习或职业培训活动。她认为只要取得优秀的学术成绩,就能在毕业后轻松找到工作。然而,她忽视了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当小玲开始找工作时,她发现大部分公司都需要有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她没有展示出任何与职位相关的实际能力,因此很难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她发现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没有工作经验无法找到工作,无法找到工作又无法积累工作经验。

故事三:

冯刚认为,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机会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主动参加招聘会,也没有主动向老师、同学或职业顾问寻求就业建议。他等待着机会凭空降临,却没有意识到机会需要自己积极争取。结果冯刚毕业后,发现没有人主动来提供工作机会给他。他意识到自己的被动态度导致了就业机会的缺失。即使他后来开始主动寻求机会,也已经错过了宝贵的招聘季节和很多岗位。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生就业流程中,缺乏积极准备、忽视时间节点和机会,以及不主动寻求机会,都可能导致就业失误和错过机会。因此,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就业准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参与各种就业活动,以便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踏入职场并取得更好的就业结果。

任务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流程

大学生就业流程是指从职业规划和准备阶段开始,通过自我评估、实习经验积累,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并提交申请,准备面试,最终选择最佳职位并融入工作环境的一系列阶段性步骤。这个过程涉及了个人能力的展示、人际关系的建立、技能的提升,以及对职业目标的不断调整和追求。同时,这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求大学生保持学习、适应变化、维护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以便在职场中不断成长并取得成功。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职业规划和准备阶段

(1)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和优势,考虑自己适合哪些职业领域。

(2)职业咨询。寻求职业规划专家、学长学姐或职业顾问的建议,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要求和前景。

(3)确定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评估和咨询,确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求职。

(4)设定计划。制订达成职业目标的计划,包括提升所需技能、获得实习经验等。

2.求职材料准备

(1)制作个人简历。详细罗列教育背景、实习经验、项目经历、技能等,突出与目标职位相关的内容。

(2)撰写求职信。为每个职位定制信件,简要介绍自己的背景和动机,表达对该职位的兴趣。

3.实习和实践经验

(1)寻找实习机会。通过学校资源、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找到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实习岗位。

(2)实习期间表现。努力参与项目、学习新技能、建立人际关系,为未来找工作做好铺垫。

4.职位搜索和申请

(1)寻找工作机会。浏览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公司官方网站等,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位需求。

(2)提交申请。根据职位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确保内容与职位匹配。

5.面试准备和面试

(1)了解公司。了解公司的历史、文化、产品、竞争优势等,以备面试时展示你所了解到的信息。

(2)模拟面试。与朋友或导师进行模拟面试,提前准备回答常见问题和技能测试。

(3)准备问题。思考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如职业目标、挑战应对等,准备清晰、有逻辑地回答。

6.面试后的等待与决策

(1)耐心等待。面试后,需要给公司一定时间来考虑和回复。

(2)比较选择。如果获得多个职位的offer,综合考虑薪资、福利、公司声誉等,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7.入职和职业发展

(1)新员工培训。入职后可能会有培训计划,帮助你熟悉公司流程和文化。

(2)学习和成长。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技能和知识,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设置职业目标。定期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根据经验调整和更新。

每个阶段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深入了解自己和职业领域,充分准备材料和面试,同时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学习和发展将有助于你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大学生就业资料

模块八详细介绍了自荐信、个人简历等,除此之外,毕业生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等往往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户口迁移

只适用于已经将本人户口迁入就读学校的大学生。若单位接收户口,则由单位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统一办理;若单位不接收,则回毕业生原籍,需要毕业生持学校下发的户口迁移证(有效期一个月)、身份证在有效期内到原户籍公安部门办理。

(二)档案迁移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家庭状况、在校学习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的,是学生毕业踏入社会,身份转变后伴随转化为可流动的人事档案,需要存档在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人才交流机构。

(2)大学毕业生应当重视自身档案。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重视,也不关心。有的毕业生已经毕业多年,档案还存放在学校;有的毕业生将档案放在家里;有的毕业生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现在国家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必须要审查档案,并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

(3)接收人事档案的机构。按国家政策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工作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可以保管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交由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或大中专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托管人事档案。

(三)党组织关系转移

(1)对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其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2)对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也可转移到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3)对出国留学和出境学习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党员出国(境)前,高校党组织应要求其提交保留组织关系的书面申请,说明学习地点、时间、留学方式、联系方式、境内联系人等情况,经院(系)党组织审批后,报高校党委组织部登记备案。 

拿到毕业证了档案还重要吗

活动目标:通过查询相关案例,认识到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分学习小组收集案例;

2.每个同学都要充分发表意见;

3.各组小组长或主持人发言,重点围绕毕业生丢失档案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4.各组相互补充、点评。

活动时长:15分钟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