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就业信息甄别

任务布置
(1)筛选有效就业信息;
(2)识别虚假就业信息;
(3)合理使用就业信息。
任务准备
(1)明确自己大致的求职意向,按求职意向自由分组;
(2)各组成员分工从不同渠道定向搜集相关就业信息;
(3)各组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梳理汇总。
任务实施
(1)课前,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搜集相关就业信息并交流讨论;
(2)课中,教师结合各组学生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
(3)课后,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对搜集到的就业信息进行甄别并使用。
情景导入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刷信誉”兼职的帖子,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如果按帖子上的联系方式与对方联系,对方往往会发来一份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其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当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还能有佣金提成。事实上,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根本不会到账。
任务分析
一、就业信息的筛选
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搜集就业信息,以拓宽择业视野,但同时需要注意,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我们搜集到的信息可能是混杂的、矛盾的,甚至是虚假的。求职者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求职就业服务。
(一)针对性选择
求职信息如海,工作岗位万千,毕业生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首先,要看国家有关就业的大方针、大方向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在国家的提倡和支持下,就业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其次,应结合个人的就业意向,比如希望就业的地域、单位类型、岗位要求等拟订职业信息搜集计划,明确自己所需职业信息的范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大海捞针式的盲目搜集信息,所获取信息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也大大增强。最后,要把和自己专业对口的信息,符合自己性格、兴趣和特长的信息及自身具有优势的信息选择出来,看哪些信息与自己更吻合,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录用。
(二)整理归类
信息搜集完成后,将搜集的信息按照时间、地区、行业、薪资、前景、兴趣、离家远近等进行归类整理,必要时可以制作成相应的数据表格进行对比,实现就业信息的条理性,方便信息的快捷使用。一般信息仅供参考,重要信息需追根溯源,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三)具体分析
1.可信度分析
就业信息的可信度分析是指识别就业信息的真假。一般来说,学校、政府等官方发布的就业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其他渠道由于受到民间性和广泛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核实,才能判断其可信程度。
2.效度分析
就业信息的效度分析是指对信息的可用性进行鉴别,要看信息能否能为我所用,如就业岗位在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验、素质能力上的要求自己是否满足,以及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是否符合自己的求职期待等。
3.内涵分析
就业信息的内涵分析包括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要求和限定条件等。对于纳入考虑范围内的重点就业信息要仔细了解招聘信息的具体内容,如某一职业岗位的历史、现状、前景、从业条件等。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了解待遇、培训、晋升等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要看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是否满足招聘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看就业信息中提到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对信息分析得越深入、越透彻,就能越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职业。
二、就业信息的甄别要点
(一)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从就业信息的来源渠道看,一般通过校园招聘、政府或学校平台、老师及家人推荐、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可信度和准确度较高。如果是通过网站获取的就业信息,就要看发布招聘信息网站的权威性。首先招聘网站必须在工信部门备案登记;其次看在此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企业的规模和级别,一般大学生求职网有应届生求职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
(二)招聘企业资质
查验招聘企业的资质真实与否,可以在工商部门核实企业是否真实存在,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资质和经营情况,一定要仔细查询。大家可以用如下方法来查验企业的信息。
1.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该系统是提供全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填报、公示、查询和异议等服务的网络平台。系统公示的信息来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市场主体。通过输入企业名称、企业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查询到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许可审批、年度报告,行政处罚、抽查结果、经营异常状态等信息。
2.查询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失信被执行人会被法院纳入征信系统,并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公布。通过该平台查询被执行人姓名或企业名称,可以看出企业在法务或财务方面有没有问题,以评估企业信誉及经营状况。
3.查询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服务,求职者需谨慎辨别直销企业。在该系统上可以查询合法的直销企业以及直销产品。国家规定直销经营必须经过商务部批准获得直销经营许可,凡是未经批准的直销企业都不是合法直销企业。
4.查询公司官方网站
查看企业是否有官网,正规的公司网站在网页的底部一定会有网站备案号,一定要留意,再看官网是否发布有招聘信息,也可以拨打企业联系电话核实招聘信息。
5.查询天眼查、企查查
天眼查、企查查可以结合起来用,查询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的法人,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和竞品等信息。
(三)招聘联系方式的真实性
通常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邮箱,因此以企业邮箱招聘的招聘信息更具真实性。以个人邮箱招聘的招聘信息需要警惕,但并不是所有以个人邮箱招聘的企业都有问题,因为很多小企业并没有使用企业邮箱服务,需要进一步核实确认。
(四)招聘内容的真实性
招聘内容特别是岗位描述的真实性主要是要注意岗位描述是否存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一些公司在招聘岗位时,常常把想招的岗位用其他岗位替代进行招聘,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如招聘客服,可能说成是招聘行政人员;如招聘销售,可能说成是内勤。这样的招聘信息往往只是吸引求职者的眼球,因企业急需这种岗位人才而又难以招聘到。还有一些公司在招聘网站或者实地招聘的过程中,企业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只是罗列一大堆口号式的宣传,既看不出来公司主要从事什么业务、也看不到其他实质性的内容,这样的单位基本是不靠谱的,曾经发生过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不停地让求职者抽血检查身体,最后记者曝光是某医疗公司在采集研究样本。
(五)薪酬与岗位的匹配度
看薪酬待遇与岗位企业以及企业所在城市普遍情况是否相匹配。有虚假信息往往夸大待遇,造成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或进入企业工作后发现薪酬待遇不实,造成许多麻烦。如网上时常可以看到“招聘打字员,500元/天”的类似招聘信息,明显虚假,因此一定要在这方面多留个心眼儿。
(六)求职流程的规范化
一般而言,正规公司的招聘过程都有规范的流程,一般会先筛选求职者简历,然后通过电话、邮件、短信等形式通知应聘者面试,双方达成一致后再签订协议书或者劳动合同。如果一家单位没有和求职者面试过或者面试的时候走个形式根本不提实质性的问题就让你来上班或者发offer给你,那么这家公司就需要大家提高警惕,很有可能是“骗子公司”。在这里强调一点,即使这家公司经过工商局注册、即使在网站上面可以查到这家单位的真实信息它仍然不具备可信度,有可能是一些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做一些非法勾当也有可能,所以作为求职者即使它允诺你高工资、高福利仍然不要跳入火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正规招聘过程中,除应聘者应准备的个人相关的材料证明外,不会额外要求其他东西,尤其不会要求扣留身份证、缴纳实习培训费用等。
三、就业信息的运用
在掌握大量就业信息后,如何有效地使用就业信息才是求职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在进行就业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于挖掘
信息本身并不一定具有价值或意义,只有在特定的背景和语境下才能被解读和理解。很多信息的价值往往不是直观的,必须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印证才能发现。因此,反复研读你所搜集的就业信息,找出对你来说有价值的地方。
(二)迅速反馈
就业信息通常都是及时、动态的,时效性极强,及时用之是财富,过期不用是垃圾。当求职者收集到广泛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筛选后,应尽早决断并向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一方面,招聘和应聘都是有一定时限的;另一方面,越优质的岗位吸引力越强,参与竞争的人就更多,而录用指标是有限的,一旦发现自己心仪的岗位要及时联系,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
(三)人职匹配
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应选择与自己的个性特征相适应的职业。每个毕业生的情况不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不要好高骛远,做到根据自己的才能去定位和择业。
(四)主动交流
信息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信息可能对自己没有用处,但对别人却可能很有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主动输出,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而且这种真诚的交流也可以帮助自己增加获取信息的机会。

小夏的工作
小夏在网上了解到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正在招聘技术人员,待遇很好。小夏是学云计算的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的当天小夏就收到了对方的回音,邀请他到上海进行面试,并表示公司会安排人到火车站接他,非常热情。
你是小夏的同学,小夏与你讨论他的这份邀请,你将如何让小夏更加清晰地辨别这家公司?你又会给小夏怎样的建议?


拓展阅读 就业信息甄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