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职业性格探索

任务布置
(1)在A4纸上列出自己最要好的5位朋友;
(2)通过查阅电子与纸质书刊等方式收集与职业性格相关的资料;
(3)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运用MBTI理论,对自己的职业性格初步预判。
任务准备
(1)组建小组,选定小组长;
(2)准备A4纸1张。
任务实施
(1)分小组讨论收集相关资料所用到的信息化方法;
(2)组内汇报自己5位好友的性格特征,比较好友性格与自己性格的个性和共性;
(3)分小组汇报收集相关资料的结果;
(4)老师根据汇报结果,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知识点。
情景导入
《西游记》中有4大核心人物,他们组成一个团队,团队每位成员的性格截然不同,却能取长补短,最终成功取经。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印象如下:
唐僧: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父、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和尚: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父求取真经、缺乏变通、善良踏实。
你是否如此认为?
任务分析
一、性格与职业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从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的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的形成受生物学条件、社会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学校及自我教育等影响。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但是在特殊情况或者自我教育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偶然性、情境性、一时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他的性格特征,只有当一个人的态度以及与态度相一致的行为方式经常发生时,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才具有性格的意义。因此,一旦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就能预测其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职业性格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态度和个性特点。它不同于个人性格,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职业领域中的行为表现和适应能力。职业性格包括多个方面,如领导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决策能力等。职业性格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职业性格决定了他们在职场上的行为和表现。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性格与职业要求不匹配,那么他很难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性格与职业要求相符,那么他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一)气质的类型
心理学中一般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它们各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比如说,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去戏院看戏,但都迟到了。假设他们有四种不同的表现:甲会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而乙知道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丙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待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丁则会认为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甲、乙、丙、丁四个人就代表了这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四种类型的气质类型,多数人是介于两种之间的混合型气质。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有区别也有联系,具体如下:
1.性格与气质的主要区别
(1)二者的生理机制不同。气质是以神经过程的特性以及由此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而性格的生理基础则是神经类型特点与神经系统在生活经验影响下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2)气质具有先天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因此,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很难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生物遗传因素,而是社会环境的作用。性格与气质相比,比较容易改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气质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带有社会内容及社会评价的意义。气质类型仅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不存在好坏的评价。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性格则相反,性格是带有一定社会倾向性的个性品质,是现实社会关系在大脑中的反映。它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性及基本精神风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2.性格与气质的主要联系
(1)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特征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性格带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多血质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动作迅速、情感丰富,而黏液质的消费者则沉默寡言、动作迟缓、情感不外露。因此,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而相同性格的人,又可以有不同的气质。
(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在购买商品时,黏液质的消费者一般能根据自己对商品的认识,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做出购买决策。而胆汁质的消费者注意力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受外界干扰,独立决策比较困难。
(3)性格对气质具有调控作用。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因此,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或改造气质,使气质的消极因素受到抑制、积极因素得到发展。
(三)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人的气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影响并无实质上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的气质与职业是否相适应。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气质的人在从事某种特定行业时,都会有不同的效率。
(1)多血质的人,较适合与外界打交道,从事灵活多变、喜欢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但不太适合机械性的工作。多血质的人适合做管理、记者、律师等工作。
(2)胆汁质的人,较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例如导游、销售、主持人等,但是不太适合持久、细致和需要耐心的工作。
(3)黏液质的人,较适合例如会计、出纳、文员等稳定的、中规中矩的、静态的工作,而不太适合需要经常创造、策划之类的工作。
(4)抑郁质的人,较适合从事安静、细致的工作,例如编辑、仓库管理员等,而不太适合热闹的场合或者销售等之类的工作。
三、MBTI理论
最常用的性格类型理论是MBTI人格理论。MBTI是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著成,已经成为权威的性格测试。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由美国的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1875—1968)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 Jung(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目前,MBTI主要应用于职业发展、职业咨询、团队建议、婚姻教育等方面,是国际上应用较广的人才甄别工具。
MBTI人格理论认为,人类的人格特征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认知功能、信息获取、决策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角度都有两个对立的方向,共计八个方面,具体见表1-2。
表1-2 MBTI理论


以上八个方面构成了MBTI人格理论的基础,通过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MBTI人格理论的八个方面可以两两组合为16种类型,即:
①ISTJ:注重实际,有组织,严谨,负责,遵守规则。
②ISFJ:有责任感,谨慎,善于体恤他人,忠诚,保守。
③INFJ:富有想象力,理想主义者,独立思考者,深思熟虑,对他人有同情心。
④INTJ:创新者,分析者,具有远见卓识,喜欢理论,注重实现目标。
⑤ISTP:善于解决问题,有独创性,有求知欲,对细节敏感,喜欢冒险。
⑥ISFP:艺术家,注重现实,感性,善良,自然。
⑦INFP:理想主义者,敏感,有创造力,有人道主义精神,好奇心强。
⑧INTP:分析师,好奇心强,逻辑性强,善于创新,寻求知识。
⑨ESTP:喜欢冒险,自信,善于解决问题,注重实际,善于交际。
⑩ESFP:喜欢交际,乐观,有人缘,有艺术气质,喜欢冒险。
ENFP:对人有同情心,有创造力,好奇心强,积极向上,乐观。
ENTP:创新者,善于交流,有逻辑思维,好奇心强,有冒险精神。
ESTJ:实际,现实,有组织,负责,重视规则。
ESFJ:注重他人,好交际,实际,有组织,保守。
ENFJ:注重他人,有同情心,有领导才能,理想主义者,有洞察力。
ENTJ:具有领导才能,自信,决断力强,逻辑性强,善于规划。
再根据16种人格类型的共同点,将其归为四大类:
①分析型(NT型):包括INTJ、INTP、ENTJ、ENTP。这类人倾向于思考、分析、创新和解决问题,他们通常是聪明、理性、冷静和有战略眼光的人。
②稳健型(SJ型):包括ISTJ、ISFJ、ESTJ、ESFJ。这类人注重传统、秩序、规则和稳定,他们通常是实际、有条理、可靠和勤奋的人。
③和谐型(NF型):包括INFJ、INFP、ENFJ、ENFP。这类人注重人际关系、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他们通常是敏感、同情、理想化和富有想象力的人。
④自由型(SP型):包括ISTP、ISFP、ESTP、ESFP,这类人注重实践、体验、自由和冒险,他们通常是充满活力、灵活、实用和随和的人。
(来源于三茅人力资源网)
四、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又称“情商”)由萨洛维及其合作伙伴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识别和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能力。目前,对情绪智力的界定包括四个维度: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他人情绪调控、情绪运用。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情绪智力将影响个体的职业决策、职业成熟度、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工作绩效、人际沟通、领导力等。
情绪智力在求职过程中影响职业决策。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仅需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征,还要处理各种压力。情绪智力将影响个人如何在压力下搜寻职业信息,处理职业决策难题,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心理差距。
情绪智力在工作过程中影响组织绩效,在生涯发展中影响个体成功。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在移情能力、社交能力、与同伴的合作、亲密和友爱关系上得分较高。个人的情绪智力越高,其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越高。可见,情绪智力对个体是否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发挥关键作用。
(二)培养情绪智力
培养情绪智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广泛阅读书籍。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拓视野,还能使人心情放松,使心境变得平和,情绪得到平复,是一个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通过读书能进一步提高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互动。社会活动可以增加与人的沟通接触。通过沟通实践,锻炼个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职业性格测试:
登录网站http://ggfw.rlsbj.cq.gov.cn/cqjy/zycp1/(重庆市公共就业服务网),选择“职业性格测试”模块,测评并查看结果。


课堂大标题">拓展视频 性格与工作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