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职业生涯决策的认知

任务布置
(1)学生完成情景导入中的思考题,思考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决策类型;
(2)分组讨论并总结职业生涯决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并全班分享;
(3)通过老师讲解,了解生涯含义、决策类型,正确分析决策影响因素。
任务准备
(1)明确主题、任务与内容;
(2)学生准备笔记工具,用于记录讨论过程中的观点和问题。
任务实施
(1)分组讨论职业生涯决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2)分小组汇报相关讨论的结果;
(3)老师根据汇报结果,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知识点。
情景导入
有一片桃园,假如你可以进去摘桃子,但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能摘一次,要摘最大的,你会怎么办?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1项:
A.对视野内的桃子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大概的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选择最大的桃子。
B.我感觉这个大!就摘这个了。
C.去问看桃园的人或者路人,让他告诉我什么样的最大。
D.先走到最后再考虑吧。
E.先下手为强,摘一个再说。
F.我肯定会摘的,但到底该不该现在摘呢?还是走一走?
G.随便走一走,碰碰运气吧。
任务分析
在现代社会,职业选择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职业生涯决策成为一个必要的能力,能够帮助个人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一、职业生涯决策的定义
“决策”一词意思就是选择或作出决定。在面对不同选项或情境时,经过思考、分析和评估后,选择一个最佳行动方案。这涉及权衡利弊、风险和潜在结果,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人类自古以来就在进行决策,而决策科学化则始于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决策研究汇集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成果,结合实践,发展成为研究人类正确决策模式的决策学。决策学探讨决策范围范畴、概念、原则、结构、决策程序、决策组织、决策方法等,并探寻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规律。随着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深入发展,决策已贯穿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这里我们重点学习职业生涯决策。
职业生涯决策是指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时,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评估,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和目标的认知,做出理性和合适的决策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了解,对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以及综合考虑因素如薪资、工作环境等来做出最佳选择。
对于正确理解职业生涯决策概念,应把握以下几层意思。
(1)需要明确的目标。职业生涯决策旨在解决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明确目标是首要步骤。问题和目标必须清晰具体,缺乏明确目标将导致盲目决策。
(2)需要多个备选方案。职业生涯决策实质上是在多个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单一备选方案将不构成决策的情况,至少要有两个或更多备选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和选择,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作为行动计划。
(3)需要付诸实施。选择了方案却不付诸实施,等于没有真正进行决策。职业生涯决策不仅仅是认知过程,也是实际行动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决策的类型
职业决策的类型由个体的决策风格决定,而决策风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逐渐养成的。在研究职业决策风格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按照个人对自我和职业的了解水平,职业决策类型可分为理性型、直觉型、犹豫型和依赖型(表3-1)。
表3-1 四种决策风格的差异比较

(一)理性型
理性型决策风格以周全的探求,对选择的逻辑性评估为特征。理性型的决策者崇尚逻辑分析,往往在系统收集足够的自我和环境信息基础上权衡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按部就班地做出最佳的决策。理性型决策风格是比较受到推崇的决策方式,强调综合全面地收集信息、理智地思考和冷静地分析判断,是其他决策风格的个体需要培养的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但理性型的决策风格也并不是理想的、完美的决策方式,即使采用系统的、逻辑的方式,也会出现因为害怕承担决策的后果而不能整合自己和重要他人观点的困扰。
(二)直觉型
直觉型决策风格以依赖直觉和感觉为特征,比较关注内心的感受。直觉型的决策风格以自我判断为导向,在信息有限时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当发现错误时能迅速改变决策。这类决策风格的人以自己在特定的情景中的感受或者情绪反应,凭感觉直接做出决定,由于以个人直觉而不以理性分析为基础,这类决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易造成决策不确定性,容易丧失直觉型决策者的信心。
(三)依赖型
依赖型决策风格以寻求他人的指导和建议为特征。依赖型的决策者往往不能够承担自己做决策的责任,常常是等待或者依赖他人为自己收集信息作出决定,期待分摊风险和责任。这类决策者常以社会赞许、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作为做决定的标准,做选择时十分注重他人的意见和期望,比较被动和顺从。但是,过分依赖他人的指导和建议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影响,依赖型决策者需要把握好生活中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四)犹豫型
犹豫型决策风格以试图回避做出决策为特征。犹豫型的决策风格是一种拖延、不果断的方式。面对决策问题会产生焦虑的决策者,往往因为害怕做出错误决策而做出这样的反应。这往往是由于决策者不能够承担做决策的责任,而倾向于不考虑未来的方向,不去做准备,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不思考,更不寻求帮助。这样的决策者更容易受到学校等支持系统的忽略。所以,这些学生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决策风格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努力调整,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动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帮助。
三、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职业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详细介绍安妮·罗伊(Anne Roe)的职业选择公式。安妮·罗伊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她对职业生涯决策的研究为了解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安妮·罗伊提出的职业选择公式是一个复杂的模型,其中包含了12个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因素,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这些因素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过程,每个人的公式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个人特质和经历都不同(表3-2)。
表3-2 罗伊的公式

罗伊使用小写字母表示校正系数,用大写字母表示一般因素。除了性别因素S外,其他11个因素都会受到个人独特品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S(性别)因素前没有调节系数,S是影响其他所有11个因素的总调节系数。你们认为在职业选择中性别重要吗?
罗伊将这些因素(除S因素外)分为四组,前面第一组是不可控因素。包括性别、一般经济状态、朋友、同伴群体、婚姻状况、家庭背景、种族和机遇。这些因素通常是个体无法直接控制的。后面三组包含遗传因素、后天经验因素。遗传因素包括一般的学习和教育、后天习得的特殊技能和生理特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的遗传和生理特点相关。后天经验因素包括认知或特殊天赋能力、气质和个性、兴趣和价值观。这些因素是个体在后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培养和塑造。
罗伊的理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职业生涯决策的复杂性,同时强调了个体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认识自己的特质和经历,以及积极地学习和发展个人能力,个体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活动目标
通过辩论赛,让学生探讨毕业后选择大企业或小企业的优缺点,理解不同选择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论技巧。
活动流程
1.分组组建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支持选择大企业,另一组支持选择小企业。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相近的人数和代表性,以保证辩论的公平性。每组各选4人,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正方立场为“选择大企业”,反方立场为“选择小企业”。
2.准备阶段
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在活动前准备自己小组立场的支持理由。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独立研究,并准备有力的论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3.辩论环节
(1)开篇陈述。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开篇陈述,阐述他们小组的主要论点和支持理由(每组2~3分钟)。
(2)交叉质询。两组代表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质询对方观点的环节,以展现他们对于对方观点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每组2分钟)。
(3)自由辩论。学生可以自由辩论,发表他们对于对方观点的回应和反驳,并展示他们的辩论技巧(每组5分钟)。
(4)总结陈词。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陈词,重申本组的主要论点,并总结辩论过程中的关键观点(每组2~3分钟)。
4.总结讨论
辩论结束后,可以由全班一起评判双方辩论的表现,并对辩论过程中涌现出的关键观点和论据进行深入讨论。


拓展阅读 心向祖国——钱学森教授归国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