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山(三)
说山(三)
“还差一道呢!”
自本世纪初起,社会上逐渐兴起了品茶热,普洱,紫砂,茶道,香道,火得不得了。我随王先生也应邀光顾过以茶文化说事的会所,还有些送茶的客人,大都以茶和茶道“说山”。我在场听着,只觉得他们在王先生面前卖力宣讲文化的表现特别地可笑,有观看“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先显示他们的学问,然后越讲就越来劲,好像在给学生讲课,可讲着讲着又突然一打愣,发现自己竟在给王先生这样博学的“老师”讲课,意识到自己的不是,立马又找补几句客套话,可说完了之后,又忘了,又接着“上起课”来,接着过招。听着他们的忽悠,简直有点像在看戏的感觉。
有次在王先生家聊天,笑谈这类经历,老两口儿说其实这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从古代的陆羽到《红楼梦》里的妙玉,就茶道而言,该说的“山”前人早都说绝了,该变的花样儿也都变完了,现在又拿来“说山”,纯属没文化的人干“伪文化”的事。
师母说其实民间早就有个故事,也可称笑话,就是挖苦这些人。说的是前清有位王爷,以玩茶道喝茶为享乐,每天上午必到府中花园儿的亭子里摆弄茶道。摆弄茶时众人前呼后拥,排场之大,形式之繁复可谓极致。有一天,他看见旁边有一位乞丐半躺在草地上,脏兮兮的,蓬头垢面,瞪着双眼看着他们忙活。王爷并不在意,也不搭理,一行人一道又一道地进行着茶道的程序。忙活完了,王爷端起茶杯刚要喝茶,那位乞丐突然大喝一声:“还差一道呢!”众人皆惊,王爷说:“不得了,这可真是碰上高人了。”赶快请到上座,待请教是差了哪一道后,众人皆服气。但王爷想了想,不解地问:“您有这么大的学问,如此懂排场和讲究,想必绝非常人,可为何又落到了如此地步?”那位乞丐说:“这您怎么就不明白了呢?这不都是喝茶喝得嘛!”我至今准确记得这段笑话开头是师母提起的,讲着讲着就让王先生接过去了。他越讲越兴奋,尤其是到了那两句:“还差一道呢!”“这不都是喝茶喝得嘛!”王先生几乎也是半喊出来的,透出从内心对这种瞎讲排场的挖苦和讽刺,其开心的劲头和表情令我记忆犹新。
王先生家里经常有很多客人送来的各种好茶,到了后来,他常喝安吉白茶,他说:“都说龙井好,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现在炒得太贵,而且很难买到真的,包装做得那么邪乎(老北京话‘夸张’的意思),都是为‘说山’用的,所以我也不信。”王先生喝茶也极为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茶具,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用一个玻璃杯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