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收藏家

我不是收藏家

本来王先生应称为收藏家,显然他也是无愧的,但出于谦虚,他并未接受。翻开他的著作《自珍集》,自序的第一段一句话:“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实不敢当,实不敢当。”王先生是这样写的,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我碰到过多次,当友人恭维王先生,说“您是收藏家”,王先生真的立刻站起来对曰:“不敢当,不敢当。”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外面来的朋友恭维王先生,王先生说完“不敢当”以后,他还没完,一个劲儿地说,您看,您的收藏这么重要,办个博物馆都是世界级的。王先生说:“你别说了,你要再说,我就钻桌子底下去了。”王先生不愿意人家叫他“收藏家”,确实出于谦虚。他曾说过,成为一个收藏家不容易,有好的收藏只是标准之一,重要的是对其藏品有深刻理解,并对这一领域有所贡献,如朱启钤,不仅收藏古代织物、创建营造学社、保护历史档案,在古代文学等诸多学术领域亦有真见卓识。王先生认为,近现代称得上收藏家的,还有朱翼庵先生、张伯驹先生、周叔弢先生。他与他们大都有交往,并告诉过我他们的成就,且反复强调:收藏家都不是自封的,而且绝不爱“咋呼”,“开水不响”,“真水无香”。因此较早期的时候,王先生说“我还不够收藏家”。确实是出于谦虚,但是后来随着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钱买到些古玩,就自冠头衔“收藏家”,使这个词儿从缩水到变成挺俗的。尤其有人自比历史上“某某某收藏家”,四处宣扬,这令王先生十分反感。有次看报,王先生拿着报指着一段文章跟我说:“真敢开牙,跟某某某比拟,我都替他们臊得慌。”可是这些年下来,“收藏家”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有些人仅当收藏家还不过瘾,自冠名“大”收藏家,更让人哭笑不得了。从此以后,大家也觉得再叫王先生“收藏家”真的也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