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住”

“你站住”

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我工作的单位派我去美国接收仪器和设备。临行头一天的下午,我在王先生家。那一下午,我就总觉得王先生心里好像有什么事想说。王先生是一个不怎么遮事的人,但凡有点什么心事儿,往往表现在脸上了。吃完晚饭以后,趁着师母在东屋忙活,我们就坐在了最西屋。(当时王先生家是一溜儿的北房,东、西屋中间还隔着一间房。)当时王先生就坐在有宋牧仲题跋的大紫檀案子后边,我坐在对面,聊天说话。说着说着,突然王先生把头伸过来小声和我说:“前几天,我看见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玩意儿,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血压计,随时可以自己监测血压,试了试挺好用的,我把型号也给记下了,写在了这张纸上。”当时这个东西国内还没有。他说:“你去美国,按出国规定有两个指标。(指标:当时国内的生活物资非常贫乏,即便出国也有限制,不能随便带回东西,一般的短期出国有两个指标,可以买电热水壶或电熨斗一类的小家电。)你到那儿抽时间,花点儿心思帮我琢磨琢磨,看看,听说除了这个还有其他几种型号,是采用不同测量方式,跟这个型号的比较试用一下,可能有的比这个还好用,你看着哪个合适就给我带回来一个。”我接过纸条,小声地回答说“没问题。”“还有这事儿别跟你阿姨说。(王先生一直让我管他的夫人叫阿姨。)她不愿意让我买。”我也小声地“嗯”了一下,之后我们又恢复了正常的交谈。

过了一会儿,我准备要走了。屋门在东边,临门就放着紫檀裹腿案子,当时师母正在案前,把东西铺开了在干活。我原想不用打扰她,悄悄地像平时一样走,出门时再说声“走啦”。我走过去的时候,看见她也没抬头,可就当我要推门出去的时候,听见师母挺大声地喊我:“你站住!”然后她抬起头来说:“刚刚听见你们那儿说着说着有一阵没声儿了,是不是王世襄说让你给他弄回个血压计来?”我知道这是露了馅儿了,事儿肯定是瞒不住了,只好笑了笑,低声地说:“嗯,是。”她站起来转过身,大声地训我说:“他说什么,你都听他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天生就胆儿小,这些年,只要报纸上说又发现了什么新的疾病,有哪些症状,他就一准儿先往自己身上安,其实他什么毛病也没有,你要是给他弄回来这么个玩意儿,有事儿没事儿他就量着玩儿,这个东西又不是那么准(确实,当时的电子血压计的测量不是很准确),一个没测准量高了,让他一紧张,这血压不高也得让它给吓高了,保不齐最后倒真成了高血压。”师母说得挺大声,王先生那儿肯定也能听得见,我们这边接着也听得见他在那屋里呵呵地乐,显然他知道这事儿穿帮啦。师母又接着说,“这都是某某某和某某(两位经常与王先生来往的朋友,一位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大家,一位是著名的内科医生,北京协和医院的名誉院长),没事儿就老跟他们一块儿摽着,这电子血压计就是打那儿看见的,凑到一块儿玩儿点什么不好,可非得就琢磨病玩儿。”接着师母又冲着里屋说,“他们都养尊处优,住着单元房,出门有小汽车坐,又不爱活动,那毛病都是养出来的,你跟他们一样么?你住在这平房里头,冬天是挺冷的,挺冻得慌的,但是这样就挺好,不上火反而养不出病来。”转过头来师母又跟我说,“他每次从他们那儿回来都闹着要测血压,可每回测都正常,所以说根本没问题,等到了需要的时候,不用说我也会给安排。”师母说得绝对在理,确实,王先生生活极其规律,而且每天一早必去锻炼一小时,吃的也挺清淡,所以身体状态非常好,实践证明,从那次事情起,王先生住在这平房里一直到他搬走,这整整十多年间,王先生的身体绝对没有问题。血压虽偶有波动,但并没有影响健康。回想起来,若真给买回一个当年还并不很准确的血压计,天天量,反而是不好。二十多年快三十年过来了,听说目前最为优秀和权威的医生都已经开始注意到因为过分地关注自我的健康问题而引发疾病的现象,而师母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早有先见之明了。

016-01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世襄夫人在家中搭下手,帮王先生做饭。(田家青 摄)

虽然这是一件家庭生活的小事儿,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不仅大是大非王夫人能特别的明理,有主见,日常生活小事中,她亦能做王先生的主心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