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述
2025年08月10日
一、概 述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占住院精神病人的2/3以上,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发生了障碍,包括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不协调,且整个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本病起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病程迁延,缓慢进展,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精神衰退而不能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严重损害了病人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在0.3‰~15‰之间。
精神分裂症不是由单一原因所致,许多病人的发病是其与生俱来的生理情况和后天所处的外在环境交互影响的。在生物学因素方面,认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精神分裂症大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性发病,并且复发率在更年期较高,这些事实都说明内分泌在本病的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对生化因素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脑内多巴胺活动量过多有关。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病前的性格有关,约有50%~60%的病人具有“分裂性人格”,即表现为孤僻,内向,怕羞,不善交际,敏感,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许多研究还证实精神分裂症可在精神创伤影响下急性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