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表现
2025年08月10日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至4日,长至数年,通常为1~3个月。短潜伏期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咬伤以及严重或多部位咬伤,临床可分为三期。
前驱期:常有头痛、倦怠、全身不适、恶心等,类似感冒,继之出现烦躁、恐惧不安、对光、风、声等刺激敏感。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是在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2~4日。
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体温可达38~40℃。本期约1~3天。
麻痹期:经1~3天的狂躁之后,痉挛发作减少或停止,渐趋安静,全身呈弛缓性瘫痪。继而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时间较短,一般6~18小时。
根据病犬或病畜咬伤或抓伤及特有的临床症状,即恐水、怕风、怕声、怕光、咽喉痉挛、多汗、流涎、咬伤处有麻木、蚁走感等可明确诊断。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或尸检脑组织内基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