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狐假虎威

一只老虎出来找吃的,捉到了一只狐狸。

这只狐狸很狡猾,对老虎说:“我是玉皇大帝派来这里当大王的。”

狐狸继续说:“你要是不信,你跟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动物们看到狐狸后面跟着一只老虎,吓得四处逃窜。
知识链接
战国时代,在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因为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手下的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于是他便问朝中大臣原因。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和他讲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江乙说:“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而您把大权交给了昭奚恤。北方各国之所以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原文再现

扫码听朗诵音频
虎求①百兽(shòu)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②无③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nì)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⑤,故遂⑥(suì)与之行⑦。兽见之皆走⑧。虎不知兽惧己而走也,以为畏⑨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子:你。③无:不。④长:同“掌”,掌管。⑤然:正确的。⑥遂:于是。⑦行:走。⑧走:跑,逃跑。⑨畏:害怕。
牛刀小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狐假虎威(wēi) B.长百兽(cháng) C.逆天帝命(nì) D.遂以之行(suì)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狐假虎威(假借) B.虎以为然(正确的)
C.故遂与之行(前往) D.兽见之皆走(逃跑)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狐狸是林中的大王,所以百兽见它就跑 B.老虎如果吃了狐狸,就违背了玉帝的旨意
C.老虎真的怕狐狸,所以不敢走在狐狸前面 D.狐狸是假借老虎的威风才吓走了其他野兽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无敢食我也!
![]()
2.兽见之皆走。
![]()
三、通读全文,借助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