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张无垢勤学

参考答案及全文翻译

第一组 同伴童年

1 司马光

一、1.C 2.D 3.D

二、1.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2.司马光手拿石头使劲击打瓮,终于瓮破了。

参考译文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跌入瓮中,瓮中的水把他淹没了。别的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手拿石头使劲地击打瓮,终于瓮破了,瓮里的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被淹没在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2 曹冲称象

一、1.D 2.A 3.B

二、1.都不能提出有用的方法。

2.在水面达到的地方刻下记号,再用船装载其他东西,(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

参考译文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太祖想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大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船装载其他东西,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3 陆绩怀橘

一、1.C 2.A 3.B

二、1.橘子很甜,我想带几个回家留给母亲吃。 2.这么小就知道孝敬母亲,长大后一定能成才。

参考译文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让人拿橘子给他吃。陆绩在怀里藏了三个橘子。临走时,陆绩弯腰向袁术告辞,橘子掉落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怀里怎么还藏着橘子呢?”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带几个回家留给母亲吃。”袁术说:“陆绩这么小就知道孝敬母亲,长大后一定能成才。”袁术认为陆绩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在别人面前称赞他。

4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1.D 2.B 3.B

二、1.看见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

2.李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5 汗不敢出

一、1.D 2.A 3.C

二、1.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

2.你的脸上为什么会出这么多汗呢?

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了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两人奉旨进觐。钟毓脸上不停出汗,魏文帝问:“你的脸上为什么会出这么多汗呢?”钟毓回答:“因为害怕,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的脸上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因为害怕,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6 文彦博

一、1.D 2.C 3.C

二、1.小伙伴们都在想办法取球。

2.球就浮出来了。

参考译文

文彦博小时候,与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球。球忽然蹦进了一个树洞,小伙伴们都在想办法取球,可是树洞很深,没能取到球。文彦博用水盆端来水,倒进树洞中,树洞被水灌满,球就浮出来了。

第二组 寓言故事

7 守株待兔

一、1.B 2.A 3.C

二、1.于是,他放下农具,天天守在树桩边。

2.而他自己却遭到了宋国人的耻笑。

参考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于是,那个农民放下农具,不再耕作,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当然,兔子是不可能再次等到的,而他自己却遭到了宋国人的耻笑。

8 画龙点睛

一、1.B 2.B 3.C

二、1.他常常说:“画上眼睛,龙就飞走了。” 2.没有被画上眼睛的龙都在。

参考译文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为龙画眼睛。他常常说:“画上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于是张僧繇就给其中一条龙画上眼睛。一会儿,雷电击破墙壁,那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画上眼睛的龙都留在墙壁上。

9 狐假虎威

一、1.B 2.C 3.D

二、1.你不敢吃我啊! 2.各种野兽看见它们全跑了。

参考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啊!我是天帝派来掌管百兽的。现在你要吃我,是违背天帝的旨意啊!你要是不相信我,我在你前面先走,你跟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它说得对,于是就跟在狐狸后面走,各种野兽看见它们全跑了。老虎不知道那些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10 刻舟求剑

一、1.B 2.D 3.C

二、1.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 2.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他急忙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但剑却沉入水底不动,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11 画蛇添足

一、1.C 2.D 3.A

二、1.请大家在地上画蛇。 2.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举行祭祀的人,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还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12 滥竽充数

一、1.B 2.C 3.D

二、1.拿足够数百人吃的粮食供养他。

2.齐湣王喜欢听人一个个为他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参考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听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足够数百人吃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人一个个为他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第三组 神奇神话

13 精卫填海

一、1.B 2.B 3.B

二、1.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2.用来填塞东海。

参考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4 女娲补天

一、1.D 2.C 3.B

二、1.天不能完整覆盖大地,地也不能完整地承载万物。

2.天空已经补好,四根天柱也摆正了位置。

参考译文

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坏了,大地崩裂,天不能完整覆盖大地,地也不能完整地承载万物。大火蔓延而不能熄灭,洪水泛滥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大鸟抓走老人和孩子。于是,女娲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龟的脚作为撑天的四根柱子,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泛滥的洪水。天空已经补好,四根天柱也摆正了位置,大水退去,冀州被平定;恶禽猛兽被杀死,善良的人们存活了下来。

15 夸父逐日

一、1.B 2.C 3.A

二、1.去北方喝大湖里的水。 2.他丢下的手杖,就化成了一片桃林。

参考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就去北方喝大湖里的水。夸父还没到大湖,就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丢下的手杖,就化成了一片桃林。

16 嫦娥奔月

一、1.C 2.C 3.B

二、1.嫦娥没有办法,只能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2.月宫里寂寞难耐,嫦娥怅然所失,再也无法继续在此待下去了。

参考译文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不死之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药,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嫦娥没有办法,只能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但是她不忍心离开后羿,就滞留在月宫内。月宫里寂寞难耐,嫦娥怅然所失,再也无法继续在此待下去了。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17 鲧禹治水

一、1.C 2.A 3.B

二、1.鲧偷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

2.天帝就命令禹最终采取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参考译文

大水漫上天际,鲧偷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没有等天帝发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了鲧。鲧腹诞下禹后,天帝就命令禹最终采取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18 牛郎织女

一、1.B 2.D 3.B

二、1.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织布的工作。 2.役使乌鹊塔建桥梁,让牛郎渡过天河。

参考译文

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辛苦劳作,织成了云锦天衣。天帝怜爱她独居无偶,允许她嫁给河西的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织布的工作。天帝发怒,命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一年和牛郎相会一次。每年入秋后的第七天,乌鹊的头顶无缘无故都会秃去。相传那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搭成桥梁来让牛郎织女渡过天河,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掉了。

第四组 童年趣事

19 广场中

一、1.C 2.C 3.D

二、1.一群小孩跑过去观看。 2.小猴的样子好像骑着马跑一般。

参考译文

广场中央响起了敲锣的声音,一群小孩跑过去观看。只见有一只小猴子,身上披着红色的衣服,脸上戴着假面具,骑在羊背上,东来西往,样子好像骑着马跑。

20 逐雀

一、1.C 2.A 3.A

二、1.小麻雀纷纷飞到打谷场上,寻找剩余的麦粒吃。 2.小孩子们拍着手大声叫,驱赶着麻雀。

参考译文

红日将要落山,人们已经打完麦子。一群小麻雀纷纷飞到打谷场上,寻找剩余的麦粒吃。几个小孩子站在门前,拍着手大声叫,驱赶着麻雀。麻雀听到人的声音,吓得四散而逃,飞到旁边的林子里。

21 牛背上

一、1.C 2.C 3.D

二、1.他吹着短笛,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 2.太阳将要落山了,有人在呼唤着猪回家。

参考译文

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吹着短笛,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来来回回。一只黑色的猪躺在泥塘里,夕阳将要落山了,有人在呼唤着猪回家。

22 放风筝

一、1.A 2.B

二、1.你走在前面。 2.我在后面走。

参考译文

青青的草地上,小朋友们正在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走。

23 兵队之戏

一、1.B 2.D 3.B

二、1.弟弟想要玩什么游戏? 2.学习士兵列队可以吗?

参考译文

复习功课结束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可以玩游戏吗?”哥哥说:“弟弟打算玩什么游戏?”弟弟说:“我们有用竹子做的刀、木头做的枪,学习士兵列队可以吗?”哥哥说:“可以。”于是,哥哥率领弟弟们,一起玩士兵列队的游戏。

24 斗画

一、1.D 2.A 3.D

二、1.两个小朋友玩斗画游戏。 2.等到画好了,一起拿出来看。

参考译文

两个小朋友玩斗画游戏。他们取出两张纸,每个人画一种动物,双方谁也不知道对方画的是什么。等到画好了,两个人一起拿出来看:一个小朋友画的是狗,另一个小朋友画的是兔子。因为兔子怕狗,所以画狗的小朋友赢了,画兔子的小朋友输了。

第五组 爱上四季

25 春

一、1.C 2.B 3.D

二、1.天气转暖使人们的胸襟和神情都舒展了。

2.春天日照时间长了,原野上烟气蒸腾,十分好看。

参考译文

占据四时之首,使万物复苏的季节,就是春。天气转暖使人们的胸襟和神情都舒展了,春天日照时间长了,原野上烟气蒸腾,十分好看。百鸟用声音来相互应和着,千花争相开放。官员们巡视农田,游春的人们一块儿骑马到郊外游玩。风光的明艳,游山玩水的乐趣,在春天是最好的了。

26 夏

一、1.B 2.B 3.D

二、1.谁能逃过这样的冶炼呢? 2.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参考译文

夏天湿热的暑气蒸人,就如同在铸剑的火炉里,谁能逃过这样的冶炼呢?在酷暑天一定得处在下面这些环境:许多流淌着清泉的小溪,一望无际的繁茂的大树,凉风习习的古山洞,积雪不化的北坡山崖,高高的楼阁,四面青山环绕,水面上有座亭台,还有用湘竹编制的帘子和凉席,用藤皮做的枕头、用石头做的床。身在其中飘飘然的那种感觉,好像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周庄。

27 秋

一、1.A 2.D 3.C

二、1.一轮冷月皎洁地挂在澄澈的夜空之上,让人神清气爽。

2.月光皎洁,白露晶莹透亮,环顾四周,一片碧蓝。

参考译文

秋风萧瑟,落叶萧萧,大雁南飞,蟋蟀滴露,这大约是秋天凄冷的一面。但是秋天也有可爱的一面:天高云淡,水天一色。到了晚上,一轮冷月皎洁地挂在澄澈的夜空之上,让人神清气爽。南楼清谈吟诗,东篱畅饮欢聚,也是有兴致的人游玩的最佳时节。月光皎洁,白露晶莹透亮,环顾四周,一片碧蓝。邀三两个好友,畅快淋漓地饮酒、吟诗、作画,笑着仰望那轮明月问嫦娥:“你是否后悔吃了仙丹?”怎么才能得到一只青鸾,让我骑上去远游虚境,直上九天,遨游在那澄澈明净的天空之境。

28 冬

一、1.B 2.C 3.C

二、1.又有飞絮般的雪花飘落,将大地铺设成如白玉般的世界。

2.骑着骏马到平原上去冬猎,或者驾孤舟在浅滩急流处垂钓。

参考译文

冬天虽然酷寒逼人,但也有白梅和青松装点出几分春色;又有飞絮般的雪花飘落,将大地铺设成如白玉般的世界。冬天还可以围着火红的炭火,喝着新酿的美酒;穿戴着暖和的皮毛衣帽,点上蜡烛,留客人一起畅饮;用兔毫制成的好笔,在彩色笺纸上构思诗词妙句;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更有兴致的还可以骑着骏马到平原上去冬猎,或者驾孤舟在浅滩急流处垂钓,无论是喜欢人多热闹,还是喜欢幽静独处,都能享受到冬天的独特乐趣。

29 春日寻芳

一、1.C 2.A 3.B

二、1.孩子们在村外放风筝。

2.小姐妹们三五成群来到田间小路上踏青。

参考译文

正值花草鲜艳美丽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外放风筝,妇女们在开满绚丽杏花的庭院中荡秋千。小姐妹们三五成群来到田间小路上踏青,在水边寻找好看的花草。随处可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年之中,要数春天是最好的时节了。

30 湖心亭看雪

一、1.C 2.A 3.B

二、1.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 2.天与云、山、水相接,白茫茫一片。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山、水相接,白茫茫一片。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第六组 美德故事

31 黄香温席

一、1.C 2.D 3.B

二、1.让枕头和席子清凉,蚊虫远远避开。

2.就用自己的身体来焐热父母的被窝,让父母能温暖地睡觉

参考译文

从前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是江夏人。年纪才九岁,就已经懂得侍奉长辈的道理。每当夏日炎炎时,他就给父母的蚊帐内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蚊虫远远避开,让父母舒服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用自己的身体焐热父母的被窝,让父母能温暖地睡觉。于是黄香的名声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2 许衡不食梨

一、1.A 2.B 3.D

二、1.许衡独自端坐在树下,镇静自如。

2.别人赠送的东西,只要有一点儿不道义的就不能接受。

参考译文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路过河阳,口渴得厉害,道路旁边有一棵梨树,大家都争抢着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坐在树下,镇静自如。有人问许衡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摘来吃,是不可以的。”别人说:“现在身处乱世,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赠送的东西,只要有一点儿不合道义的就不能接受。”

33 鹿乳奉亲

一、1.D 2.C 3.D

二、1.父母亲年纪大了,两个人都患有眼疾。

2.猎人看见他,以为是鹿,就打算射杀他。

参考译文

周朝人郯子,品性非常孝顺。郯子的父母年纪大了,两个人都患有眼疾,想喝鹿的乳汁。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混入鹿群中间,取鹿乳来供奉父母。猎人看见他,以为是鹿,就打算射杀他。郯子便将实情告诉猎人,才得以幸免。

34 拾葚异器

一、1.A 2.D 3.C

二、1.当时正是王莽之乱,遭遇饥荒而没有饭吃。

2.黑色的桑葚熟透了给母亲吃,红色的没熟留给自己吃。

参考译文

汉朝人蔡顺,幼年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当时正是王莽之乱,遭遇饥荒而没有饭吃,蔡顺只能拾桑葚来充饥,他用不同的篓子来装桑葚。赤眉军看到蔡顺用不同的篓子装桑葚,就问他这么做的原因。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熟透了给母亲吃,红色的没熟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就送给他两斗白米、一只牛蹄。

35 宋仁宗忍饿

一、1.A 2.C 3.C

二、1.昨天晚上因为睡不着而感觉很饿,想吃烧羊。

2.难道因为忍不住一晚的饥饿,就要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吗?

参考译文

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对身边的侍从说:“昨天晚上因为睡不着而感觉很饿,想吃烧羊。”侍从说:“那皇上为何不降旨命令我们去取一些呢?”宋仁宗说:“最近我听说皇宫里只要有索取,宫外就以此为例。实在是害怕从此会每晚宰杀羔羊,以备我不时之需。那么时间一长,这会残害多少牲畜啊。难道因为忍不住一晚的饥饿,就要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吗?”

36 杨震拒金

一、1.C 2.B 3.A

二、1.到了晚上,从怀中取出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 2.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

参考译文

杨震被举荐为秀才,调任东莱太守一职。去东莱郡上任,途径昌邑县,他曾经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在昌邑县任县令,来拜访杨震,到了晚上,王密从怀中取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我知道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这件事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王密非常惭愧地退出了。

第七组 可笑之事

37 虎与刺猬

一、1.B 2.D 3.D

二、1.忽然被刺猬卷住鼻子,老虎惊恐地狂奔。 2.刺猬便放开老虎的鼻子跑了。

参考译文

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一只仰卧的刺猬,认为是一块肉,准备衔走它。忽然被刺猬卷住鼻子,老虎惊恐地狂奔,不敢停下来,一直跑到山里,它累倒睡着后,刺猬便放开老虎的鼻子跑了。老虎醒来后非常高兴,走到橡树下,低头看见橡果,就侧过身体对它说:“今天早上遇见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

38 活见鬼

一、1.B 2.D 3.D

二、1.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自己跑走了。 2.急忙跑进糕点铺,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

参考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晚归,遇上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他看见一个人站在屋檐下,那人随即跑到他的伞下,和他一起走。走了好一会儿,那人也不说话,晚归的人怀疑他是鬼。就用脚试探,正巧什么也没碰着,更加害怕了,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自己跑走了。正值做糕点的人晨起开门,他急忙跑进糕点铺,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点的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不觉大笑起来。

39 郑人买履

一、1.D 2.D 3.A

二、1.到了集市上,却忘记带尺码了。 2.宁可相信所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参考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了自己脚的尺寸,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却忘记带尺码了。他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他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当他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0 北人不识菱

一、1.C 2.D 3.B

二、1.北方也有菱角吗? 2.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

参考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菱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火。”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

41 性缓

一、1.A 2.D 3.D

二、1.想说担心你性子急躁,不说又担心你受伤。 2.我说你性子急躁,果真是这样。

参考译文

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冬天与别人围炉烤火,见别人衣服的下摆被火烧着了,便对那人说:“有一件事,我早就发现了,想说担心你性子急躁,不说又怕你受伤。那么到底是说好呢?还是不说好呢?”那人问是什么事,他回答说:“火烧着你的衣服下摆了。”那人急忙扑灭衣服上的火,生气地说:“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慢性子的人说:“我说你性子急躁,果真是这样。”

42 性刚

一、1.B 2.B 3.C

二、1.让他的儿子到城里买些肉来。 2.等我在这里与他继续对站着!

参考译文

有一对父子性格都很刚烈,不肯谦让于人。有一天,父亲留客人喝酒,让儿子去城里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要出城门的时候遇到一个人迎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于是都站立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去寻找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吃饭,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第八组 相亲相爱

43 教弟

一、1.D 2.C 3.D

二、1.弟弟年纪还小,喜欢玩游戏。 2.弟弟有不懂的地方,哥哥一定详细地解释给他听。

参考译文

兄弟俩一起读书学习,弟弟年纪还小,喜欢玩游戏。每天晚上,哥哥就招呼弟弟,坐在一起温习功课。弟弟有不懂的地方,哥哥一定详细地解释给他听。久而久之,弟弟自己也知道勤奋学习了。

44 勤起

一、1.C 2.C 3.D

二、1.你为什么还在睡懒觉呢? 2.浪费了时间,非常可惜。

参考译文

哥哥很早就起床了,听到窗外有鸟叫的声音。哥哥叫醒弟弟说:“鸟儿都已经起来了,你为什么还在睡懒觉呢?早晨起得太晚,浪费了时间,非常可惜。”

45 爱弟

一、1.D 2.C 3.D

二、1.弟弟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起来。 2.等到弟弟的病痊愈了,丁生才停止。

参考译文

丁生有个弟弟,他非常喜欢弟弟。一天,弟弟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丁生只要有空,就坐在弟弟床前。他给弟弟讲故事,或者唱歌给弟弟听,给弟弟解闷。等到弟弟的病痊愈了,丁生才停止。

46 孔融让梨

一、1.B 2.B 3.C

二、1.孔融偏偏选择了一个最小的梨子。 2.我的年纪小,应当拿最小的梨子。

参考译文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吃梨。孔融偏偏选择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我的年纪小,就应该拿最小的梨子。”

47 煮粥侍姊

一、1.A 2.B 3.B

二、1.锅下的灶火烧着了他的胡须。 2.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参考译文

唐朝的英国公李绩虽然身为宰相,但他的姐姐生病了,他一定亲自为姐姐煮粥,锅下的灶火烧着了他的胡须。姐姐说:“侍女那么多,你自己何必要如此辛苦呢?”李绩回答说:“难道是因为没有人吗?只是如今姐姐年纪大了,我也年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48 赵孝争死

一、1.B 2.A 3.B

二、1.赵礼有病而且非常瘦弱,不够你们吃。 2.强盗们被他们感动了,就放了他们。

参考译文

汉朝时有一个叫赵孝的人,和他的弟弟赵礼非常友爱。有一年闹饥荒,强盗占领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的肉。赵孝跑到了强盗那里,对强盗说:“赵礼有病而且非常瘦弱,不够你们吃。我很胖,愿意代替我弟弟给你们吃。”赵礼不答应,说:“我被将军们捉住,死也是命中注定的,哥哥你有什么罪过呢?”兄弟俩抱着大哭,强盗们被他们感动了,就放了他们。

第九组 学亦有道

49 囊萤夜读

一、1.C 2.C 3.C

二、1.车胤肃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车胤用白绢口袋装了许多萤火虫来照亮书本。

参考译文

车胤肃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夏天的夜晚,车胤用白绢口袋装了许多萤火虫照亮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50 孙康映雪

一、1.A 2.C 3.D

二、1.经常在大雪天映着雪的反射光读书。 2.不乱交朋友。

参考译文

孙康小时候家境贫穷,经常在大雪天映着雪的反射光来读书。他清正耿直,不乱交朋友。

51 铁杵成针

一、1.B 2.B 3.D

二、1.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棒。 2.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就返身回去完成学业。

参考译文

磨针溪位于象耳山脚下。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磨针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就返身回去完成学业。

52 牛弘笃学

一、1.C 2.B 3.A

二、1.尽管职务繁杂,但书从来不离手。 2.小叔子突然射杀牛,这是一件十分异常的事。

参考译文

牛弘性格宽容厚道,专心一意学习,尽管职务繁杂,但书从来不离手。牛弘的弟弟牛弼喜好喝酒甚至酗酒,曾经喝醉后射杀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家,他的妻子迎上去说:“小叔子射杀了你的牛。”牛弘听了这件事,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也不追问,只说:“做成牛肉干。”牛弘坐定后,他妻子又说:“小叔子突然射杀牛,这是件十分异常的事。”牛弘说:“我已经知道了。”他的脸上神色自若,依然不停地在读书。

53 文征明习字

一、1.A 2.A 3.C

二、1.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技艺就大有长进。

2.稍微有一点儿不合心意,一定会三番五次地改写,而不会感到满足。

参考译文

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技艺于是有了很大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儿不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而不会感到满足,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54 师旷论学

一、1.C 2.B 3.D

二、1.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2.点上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听说,少年时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晚年时喜欢学习,就像点上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讲得好啊!”

第十组 名人故事

55 欧阳修苦读

一、1.A 2.C 3.D

二、1.欧阳修母亲在沙地上用芦苇秆教他写字。

2.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把读书当作要务。

参考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欧阳修母亲在沙地上用芦苇秆教他写字。还教他多诵读古人的篇章。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了,便到乡里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录。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把读书当作要务。他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一下笔就有成人那样高的水平了。

56 管宁割席

一、1.C 2.B 3.C

二、1.他们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块而后又扔掉了。

2.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参考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他们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块而后又扔掉了。他们又曾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戴着礼帽的高官从门前路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57 陶侃惜谷

一、1.B 2.C 3.B

二、1.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2.因此老百姓都勤于耕作,家家丰衣足食。

参考译文

陶侃曾外出巡游,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个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十分生气地责问他:“你既然不种田,却还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把那人抓起来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勤于耕作,家家丰衣足食。

58 欧阳询观古碑

一、1.B 2.A 3.B

二、1.他停下马观赏古碑,许久才离开。

2.于是他就留宿在石碑旁,过了三天才离去。

参考译文

欧阳询曾在外出路上见到一块古碑,这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停下马观赏古碑,许久才离开。走了几百步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长时间站立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观赏,于是他就留宿在石碑旁,过了三天才离去。

59 李广射虎

一、1.C 2.B 3.A

二、1.李广出去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

2.于是李广多次重复射箭,最终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

参考译文

李广出去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射中的石头吞没了箭头。李广一看,发现是一块石头。于是李广多次重复射箭,最终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听说李广住的郡里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射杀了这只老虎。等到李广住右北平时,有一次,李广射虎,老虎跳起来要伤害李广,李广最终也射杀了它。

60 张无垢勤学

一、1.D 2.B 3.C

二、1.每天天刚亮时,他总是拿着书站在窗下,依靠着晨光读书。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存在。

参考译文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后,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刚亮时,他总是拿着书站在窗下,依靠着晨光读书。他像这样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北方后,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