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潜叶蛾
2025年09月26日
十、潜叶蛾
(一)为害症状
柑橘潜叶蛾属鳞翅目橘潜蛾科害虫。以幼虫在柑橘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尤以苗木、幼树发生严重。潜食叶肉,呈银白色的弯曲隧道。被害叶片卷缩硬化,新梢、嫩叶受害后不能充分发育,卷曲而落叶,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卷缩的叶片又常是柑橘红蜘蛛、黄蜘蛛、卷叶蛾等害虫的越冬场所。幼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溃疡菌的侵入,诱发柑橘溃疡病。
(二)生活习性
柑橘潜叶蛾一般发生9~15代,田间世代重叠,大多数以蛹越冬,少数老熟幼虫亦能越冬。第二年4~5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多在清晨羽化,夜出活动,趋光性弱,飞翔敏捷。羽化半小时后即能交尾,交尾后2~3天于傍晚产卵,卵多散产于叶背。4~5月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幼虫开始为害新梢嫩叶,7~8月为害最重。幼虫老熟后,将叶片边缘卷起来并在里面化蛹。
(三)防治方法
在嫩芽不超过2厘米或抽发嫩芽50%时喷药,隔6~7天再喷1次药,连续喷2~3次。重点喷新芽,成年树以喷药挑治新梢为宜,避免杀伤天敌,着重早期防治才能见效。可先抹除零星发的嫩芽,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新芽抽发整齐再喷药。使用的药剂和浓度如下:格局(15%高效氯氟氰SL)3000倍液 + 怀农特1000倍液,或骇浪(25%吡虫啉)2000倍液 + 怀农特1000倍液喷雾,可渗入叶表皮内,杀死已潜叶的老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