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地区划
(一)园地选择
枇杷容易遭受冻害,宜种植于1月份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5℃、年平均气温23℃以下的区域,宜在坡度30°以下的山地、丘陵、缓坡或平地建园,冬季有霜冻的地区不宜在风口、北坡、西北坡建园。土壤条件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不易积水且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米以上的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或砾质壤土。
(二)小区规划
枇杷是一个经济寿命较长的多年生常绿果树,一经定植,在适应的果园环境条件下生长结果可达几十年。在建园之前,必须根据枇杷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果园进行全面、细致地勘测调查和科学规划。枇杷果园可根据地形、交通、水利等分为若干生产区和生产小区,1个生产区包含5~7个生产小区,每个生产小区面积以0.4~0.6公顷为宜。
(三)道路规划
在果园规划中应把道路规划列入重点,每个生产区间设置干道、生产区间道及生产小区间便道。干道坡度在5°以下,路面宽6~8米,位置要适中,通达全园连接公路,路基坚实,可通行大型机动车。生产区间道路面宽4~6米,沟通干道,通小型农机具,方便手扶拖拉机、农耕机进园操作。在果园生产小区建立通向生产小区间便道,路宽1~2米,为园内人力车辆运输、活动的道路。平地或5°以下坡地的果园将生产小区内局部高低不平的地块推平;5°~1°坡地果园应筑等高台地,上下台地高差0.6~0.8米,台高应向内侧倾角2°左右;10°~25°坡地果园应筑等高梯田,梯田面宽3.0米以上,外缘设拦水土埂,内缘设竹节沟与排水纵沟相连。
(四)排灌设施
平地果园四周和生产区间挖深、宽各1米的排洪沟,生产小区内设0.6~0.7米宽、0.6米深的排水沟,并与排洪沟相连。山地枇杷果园的排灌设置,包括排洪沟、排水沟、蓄水设施等几个方面。这些排灌设施是确保果树生长良好、丰产稳产、果实高质的重要措施。
1.排洪沟
在大山坡下部建园时,为了防止山水冲入园内,应在果园最上部掘一条深而宽的排洪沟,把山水引入通向山下的排水沟,一般要求沟深宽各1米。
2.排水沟
可根据地形设置几条排水沟,设在干道和区间便道两侧,一般沟宽0.6~0.7米、沟深0.5米,为缓和水势,应开成梯形排水沟,每级沟内深外高,以缓和水势和阻止水土流失。平地果园必须高标准建好排水系统,努力降低地下水位,否则地下水位高,排水通气不良,枇杷极易烂根死亡,寿命很短。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塑料管、瓦管或卵石等做成暗沟或半暗沟,形成地下排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低到最少50厘米以下。近年亦推广起垄栽培,即将拟建园全园耕翻,深度20厘米以上,按定植行把耕翻的松土培成高度30~40厘米的高垄,直接在高垄上栽苗,并在垄间耕翻层以下开深度3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建成深沟高畦。
3.蓄水设施
有条件的地方选择水源丰富的适当地形修建小水库和小水塘等蓄水设施,以便抗旱、喷药、施肥等。若能建立喷灌或滴灌系统,则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