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刺蛾

八、刺蛾

(一)为害症状

刺蛾俗称火辣子、八角丁,为害枇杷的刺蛾主要有扁刺蛾、黄刺蛾等。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整树叶片被食光。

(二)发生规律

长江下游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和枝杈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7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成虫发生于8月下旬。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在枝干上结茧越冬。第一代幼虫结的茧小而薄,第二代结的茧大而厚。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近末端背面,散生或数粒在一起,每次产卵49~67粒。卵期5~6天,成虫寿命4~7天。卵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筛状,长大后蚕食叶片。幼虫共7龄,历期22~33天。天敌有大腿蜂、朝鲜紫姬蜂、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胡蜂和螳螂等。

(三)防控措施

(1)结合秋季果园深翻,消灭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用2.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的毒死蜱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