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斑花叶病
2025年09月26日
一、环斑花叶病
(一)为害症状
植株发病初期,在茎、叶脉及嫩叶的支脉间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在嫩叶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病症状,感病果实表面也出现水渍状圆斑或同心轮纹圆斑,2~3个圆斑可相连成不规则形。后期叶缘干枯,病株老叶脱落,只剩顶部黄色幼叶,幼叶变脆且透明,出现畸形、皱缩,叶肉退化,只剩叶脉,呈线状,如鸡爪。为害严重时,病株结果小,甚至不结果,即使结果,果实风味也差。
(二)发生规律
该病由桃蚜、棉蚜、豆蚜、夹竹桃蚜、玉米蚜等传播,蚜虫从吸毒液至完成传播的时间通常只有2~5分钟,传病力达100%。还可经由汁液摩擦、人手或机械传播,但种子并不传播。西瓜、香瓜和南瓜等瓜类作物为中间寄主。病毒潜伏期7~28天。在广州地区,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期:4~5月和10~11月上旬,月平均温度为20℃~25℃时植株发病最多,症状最明显。7~8月,月平均温度为27℃~28℃,病株回绿,症状消失或减缓,高温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防治方法
采取以栽培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春种大苗,当年收获完成;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壮旺树体,增强抗病能力;通过轮作切断寄主,清除病源作物,消灭传染源;及时清除病株,防止叶片摩擦交叉感染。定期喷杀蚜虫,防止虫媒传播病毒;多施有机肥、叶面喷施壳寡糖等提高植株抗病力;种植抗病品种。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网室大棚育苗和种植,但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