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估体系不健全
中医药领域科研机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评估科研就是中的创新能力,也是对中医药领域科研活动的业绩、效果以及创新性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判定。当前因职工医院领域科研机构的评估体系残缺不全,导致中医药科研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医药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成果未及时应用到具体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当前,中医药领域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未真正应用到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只停留在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文献收集方面,造成了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极大浪费。中医药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即转化率相当低。当前,在中医药领域科研机构的不断发展中,部分优秀的中医药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也有部分中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虽然已被转化并进入市场,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终究由于较低的技术含量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中医药服务贸易当中,科研评估还受到国际化标准的影响。中医药自成一体,在国际上缺乏公认的标准,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药成分和工艺的质疑,导致中医疗法、中医药产品无法得到权威的认证。那么,中医药产品的创新成果在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广当中受到阻碍就要被纳入评估范围。目前,中医药科研成果在国际认证认可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适用于中药的药品标准,不加变通地运用西药质量检验标准来衡量中医药,致使中医药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受到不够客观公正的待遇。中药与西药在理论体系、物质基础、制备方法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着其药品标准无法完全相同。因此,中药不符合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药品标准,而不被以药品的身份予以认同和接受,即使作为非药品进入国外市场也常常因不符合国外的相关标准而受到种种限制。另一方面是我国现有的中药标准长期落后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缺乏被发达国家认同和接受的说服力,与国际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正是因为中国一直没有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检测标准,导致欧美等国以食品形式对中医药进行管理,由此必然涉及重金属限量和农残等诸多问题,也涉及中医药要通过食品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标准等问题,致使中国中药在欧美等国市场上多次因重金属、农药超标等原因被查扣,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中药的原有特性,阻碍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正是由于科技水平、国家历史和文化背景、医药理念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国有关医、药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同,特别是对医、药的界定及认识与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中医、中药的合法身份和地位不能得到认同,使得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就本质而言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中医药服务贸易目前的在国际市场上很难被认可的现状,如果缺乏评估认证体系,那么对科技研发方向会产生阻碍作用。
因此,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要想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从国际化标准建立出发,对创新能力做好评估工作,适宜地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国际认可需要的中医药服务产品,打破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