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的雅致之美

第六章 明代青花的雅致之美

明中期以后的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一个从天道到人道的雕琢之美时期。审美开始世俗化、市民化。在陶瓷的追求上开始由素洁朝艳丽过渡,开始由追求“天道”到追求“人道”,由追求自然天成到追求人工雕琢。这时出现了反映世俗生活、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题材的青花瓷、青花斗彩瓷、三彩瓷、五彩瓷等。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审美趣味受到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到清代由于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技巧的进步,瓷器的生产更是五光十色,华丽无比。这时的瓷器生产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在景德镇从明代开始设置官窑到清代的几百年时间,景德镇在世界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由于皇家的推崇,清代以后其彩瓷的品种进一步丰富。在明代的基础上出现了粉彩瓷,五彩瓷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彩瓷中引进黄金的颜色,使其彩绘更显得金碧辉煌,呈现出类似其欧洲罗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矫揉造作等风格。它与宋瓷的一色纯净,完全不同,它以另一种审美方式指向了近代资本主义,甚至可以说是对几千年中国文人审美思想的一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