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共档案馆研究综述

一 国外公共档案馆研究综述

自18世纪末期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以来,公共档案馆理论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然而直到“二战”后公共档案馆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相关理论研究才走向深入。西方英语世界的早期档案学专著,如荷兰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1898年)和英国的《档案行政管理手册》(1922年初版,1937年再版),关注的是档案的形成、整理与保管问题,对档案利用涉及不多,更未论及公共档案馆。1956年,美国“现代档案之父”西奥多·罗斯福·谢伦伯格(Theodore Roosevelt Schellenberg)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正式问世,该书虽以首倡档案“双重价值鉴定”理论著称,但开篇却对法国、英国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成立过程及其主导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23],是研究西方公共档案馆成因的重要文献。综合近几十年来国外公共档案馆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