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模式
2025年10月20日
一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模式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主要包括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直接投入,主要是指政府按年度将公共财政直接拨付给各级公共档案馆的支付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档案馆内部管理活动和对外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间接投入,主要是通过减税和其他政策性投入的方式,来推动公共档案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优化,一般是以立项的形式实施。从目前世界各国公共档案馆的公共资金来源看,以直接投入为主。档案馆大楼的建设与维修、档案保管与利用设备的购置等均属政府直接投入的范畴。对于大多数公共档案馆而言,政府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是它们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例如,对英格兰和威尔士档案机构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共档案机构的资助来源于各级政府当局,有12%的机构表示它们的全部收入都是来自上级机构的直接投入[55]。
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直接投入须经过国会、地方议会的严格审批,要制定严格的预算方案,因此投入力度与公共档案馆的服务绩效有紧密关联。这促使各国公共档案馆将经费用于改善保管条件、提升公共服务等重要事务活动当中,例如2013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将6.95亿美元总预算的57.4%(3.99亿美元)投入到档案和文件管理活动,而档案和文件管理活动的经费预算则主要用于文件服务、电子文件服务、操作和信息系统、其他与档案相关的服务等支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