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范式下的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

二 认同范式下的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来,档案工作者以行业专家的身份开始出现。尽管档案工作者的教育背景仍然植根于历史学科,但随着档案学高等教育培养方案的出现,档案专业学术期刊的繁荣,以及培养档案工作者、开展专业活动和奖励优秀者的档案专业协会的创建,他们逐步独立出来并建立了专业的身份认同。这一现实与后现代理论的结合,又一次改变了档案范式,档案馆藏和业务活动与档案专业本身开始更直接地反映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偶然性。认同范式最大的特点是将档案看作社会资源,在这一范式下,档案工作者以文件专家身份,根据自身权利,从服务于广泛利用的目的出发,去辨识、鉴定、收集和著录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尊重后现代和数字世界的多样性和模糊性,而不是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单一模式。档案也从支撑学术精英的文化遗产资源变为服务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161]在认同范式影响下,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组织和数字媒体环境,公共档案馆在帮助社会形成多元认同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而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