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外公共档案馆的基本运行机制
2025年10月20日
第四章 当前国外公共档案馆的基本运行机制
今天的档案馆汇集了令人吃惊的一大批文献。当现代机构制造出文件、影片、录音带、电脑文件和电子邮件信息,档案馆尽力保存有历史意义的片段。即使是汇集文献的1%,它也已经是一座文献的金字塔,我们仍在挣扎着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可以保存一个事件的整体,却让其中的精髓流失。正如我在历史测量课所教导的: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多的,保存得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1]
——罗伯特·舒斯特(1997)
公共档案馆运行机制是指公共档案馆系统运作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公共档案馆系统运行密切关联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的工作方式,是一套由一系列子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20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经济危机的洗礼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所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公共档案馆积极应对、调整和优化内部结构,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组织规范,权力结构日趋稳定,在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经费保障、决策治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