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档案馆开放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西方早期档案馆开放思想的萌芽

开放是现代西方公共档案馆的重要特征之一。档案馆由封闭、半封闭逐步走向开放,进而催生公共档案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现代档案馆进入高级阶段的表征。公共档案馆是档案馆发展的高级形态,档案馆开放思想是公共档案馆思想的早期形态。虽然学术界对于最早的档案馆于何时在何处诞生,尚存有不同看法,但现有的档案学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表明,早期的档案机构首先诞生于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及古埃及等人类文明的发祥地[2]。古代社会的统治者将文字记录作为“文字珍宝”,看成国家的权力凭证,将其与实物珍宝一起存放,因此中外档案馆在起源之初,往往一身兼具多种性质和职能,既为档案馆,又是图书馆,还是珍宝库,是一种混合型机构。随着文件数量的增加,档案馆的馆藏重点由实物转为文字记录,并逐渐和实物分开,逐步出现了独立的档案馆。从现有文献看,欧洲早期的档案馆活动中就孕育着公开、公共空间等基本理念,是近现代公共档案馆思想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