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共档案馆的主要发展模式

第三章 国外公共档案馆的主要发展模式

由于法国革命和旧日帝国的解散,因而古代统治的全部特权事业消灭,许多把法律根据存放在档案馆里的机构都崩溃了,现在档案馆对于行政机关和司法业务实用的意义已经失去。人们现在不能再把档案馆叫作“国家事务的灵魂”,“君主的心脏,安慰和护卫”,“国家的胸甲”了。另一方面在罗曼谛克的影响下对本国史的热爱觉醒了。同业联合的学者和业余学术爱好者于是开始去叩档案馆的大门。现在档案馆的大门应该采取什么方向?档案馆应该列入国家机关系统的什么地方?档案馆应该仍然是行政机关,或者改归科学机构的阵营?[1]

——阿道夫·布伦内克(1953)

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形成了不同的公共档案馆建设理念与发展思想,且受不同发展动力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世界各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路径与特色。从世界范围内看,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集中式与分散式两大类。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指的是全国的档案事业统一接受档案行政机关的领导或监督,地方档案机构接收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分散式档案管理机制指的是国家不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掌管全国的档案工作,中央和地方的档案工作实行分权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的代表包括法国、俄罗斯,分散式档案管理机制包括英国、美国等。[2]受不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影响,不同国家的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模式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