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彭庆邦与谭正伦结婚这些年,彭庆邦基本在上学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常年入不敷出,家里欠下了一大把债。谭正伦回到娘家没多久,债主们都跑到故陵沱找她来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她只好向债主们求情,请大家行行好,再宽限一些时间。
过着这样的日子太让人糟心了,谭正伦决定拼命挣钱还清债务。在哥哥谭策安的提议下,她把彭家仅剩的几亩薄田卖了,又咬牙借了一些钱,在云阳县城开了一家纺纱作坊。
作坊生意不错,虽然日夜操劳辛苦,但谭正伦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对彭庆邦没有半点怨言,只是每天盼着丈夫的消息。
在何文逵的运作下,谭正伦收到了彭咏梧让她带着孩子火速去重庆团聚的字条。
接到丈夫的消息,谭正伦欣喜异常,可转念一想,重庆生活花费大,庆邦那点收入哪够一家子开销?她带着炳忠这一去,方方面面都要依靠庆邦,他还怎么安心工作呢?
正在这时,小炳忠起了麻疹,一直发着高烧。
爱子心切的谭正伦怕路上有什么闪失,只好把心一横,给彭庆邦写了一封回信,表明她暂时不去重庆,等过一段时间再前去与丈夫团聚。
重庆这头,彭咏梧在耐心地等待妻儿的到来。大约半个月过去了,他没有等到谭正伦和小炳忠,只等来了何文逵转交的一封信。
从信中得知谭正伦和孩子安好,彭庆邦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暂时落了地。接妻儿来重庆,是为了掩护白色恐怖中的地下党工作,这件事是重庆市委决定的。谭正伦和孩子没有来,组织上只好为彭咏梧考虑其他掩护方案。
这时市委的一些同志认为,彭咏梧是市委一把手,是敌人最想抓的人,他的安全就是市委的安全,彭咏梧个人还是不能与下川东家里联系。在这个问题上,尽管很绝情,但必须首先考虑党的安全。
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彭咏梧只好服从组织决定,继续中断与家里的联系。
然而,他内心深处,沉积着对妻子深深的歉意,这种痛苦无处诉说。明知妻子那边魂牵梦绕,他却无法再给她一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