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由于中共中央南方局撤出重庆,1947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局分管西南工作的钱瑛同志指示,在重庆成立中共川东特别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川东临委),由王璞担任川东临委书记,涂孝文担任副书记,刘国定、彭咏梧、萧泽宽担任委员。川东临委成立下川东地工委,书记由涂孝文兼任,副书记由彭咏梧兼任,杨虞裳、唐虚谷担任委员。
1947年11月初,川东临委召开了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会议,决定下川东先走第一步,在长江三峡地区把武装斗争的革命烈火先燃起来。
接下下川东武装斗争这副重担的,是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彭咏梧。领着一支队伍与敌人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必须要作多方面的准备。在地下斗争中摸爬滚打近十年的彭咏梧,深深懂得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道理。
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前夕,彭咏梧就已受命开始着手下川东的工作,扩大党在下川东的基层组织。
云阳县老党员刘孟伉是川东文化名士,诗、书、印三绝,他在大革命时期跟随刘伯承在四川举行顺泸起义时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刘孟伉曾先后担任党的万县特支、万县县委、万县中心县委委员,在文化、教育、统战等多方面,为党作出过很大贡献,后因党组织遭破坏而失掉关系,他多次寻找组织而未果。1946年6月,刘孟伉再次到重庆寻找党组织,终于与四川省委联系上,省委领导指示重庆市委委员彭咏梧帮助解决刘孟伉的组织关系问题。彭咏梧积极奔走,不但帮助刘孟伉恢复了组织关系,还动员刘孟伉尽快回到家乡云阳去开辟新的工作领域,及早占领武装斗争阵地。
一天,彭咏梧约刘孟伉喝茶,他们边品茗边密谈。
彭咏梧端起茶杯:“祝贺您从今天起,又回‘家’理事,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刘孟伉举起茶杯激动地说:“感谢‘家’里的关怀,这杯清茶润泽心田多年的干涸,我当一饮而尽!‘家’里有啥事需要我料理,只管吩咐。”
彭咏梧对刘孟伉耳语:“姓蒋的已摆开阵势要全面内战,‘家’里希望您尽快回到云奉南岸七曜山,使出您多年积蓄的力量,出手砸烂那些小厨房的坛坛罐罐。”
“好!我过几天就回去,在七曜山区闹他个天翻地覆。”
除了动员刘孟伉回乡开展工作,彭咏梧还与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后期部署领导的奉(奉节)大(大宁)巫(巫山)工作组负责人李汝为、卢光特等接上了关系,他们商议把云阳、奉节、巫山、巫溪连成一片,努力发动群众,筹集枪支弹药,建立武装队伍,尽快形成暴动力量。
奉大巫工作组成员贺德明,1946年夏就来到大巴山深处,以教师身份开展工作,如今是奉节私立青莲中学的校长,他团结了一批进步教职工和青年学生,与学校董事长肖和中建立起了爱国反蒋统一战线。青莲中学位于三县交界的边远山区,正是开展武装斗争的理想之地。
彭咏梧同时决定,请汤溪特支赵唯参与领导武装斗争,于是他派地下党员李汝为去云阳农坝乡联系赵唯。
李汝为秘密找到赵唯,一见面就说:“我叫余焕然。”
赵唯问:“你找我干啥?”
“我来收三尺青布钱!”
赵唯一听来人说出“三尺青布”这句话,万分激动——这正是当年县委书记彭咏梧留下的接头暗语。
李汝为向赵唯传达了上级关于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指示,赵唯喜不自胜,其实他们早已在悄悄准备了。
川东临委专门集体听取了彭咏梧对下川东武装斗争准备工作的汇报,同志们认为,在下川东开展武装起义已具备初步条件。
临委书记王璞高兴地说:“老四呀,仍叫江竹去给你当助手,做临委与下川东的交通联络员,另外我们还把懂宣传的干部吴子见配给你,希望你们在敌人后院大巴山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
夜里,彭咏梧开会回到家,江竹筠问他:“临委会讨论的结果怎么样?谁去下川东呀?”
“当然是我了!” 彭咏梧接着说,“还任命我担任将来的游击纵队政委。”
江竹筠说:“那我的任务呢?”
彭咏梧望了一眼妻子,又看了看床上熟睡的儿子:“你舍得云儿?”
江竹筠说:“舍不得我就背着他,照样行军打仗。”
彭咏梧伸出大拇指:“好样的!临委研究决定,同意你和我一起去下川东。”
江竹筠高兴得手舞足蹈。
彭咏梧又说:“这回去下川东,你的担子可不轻呀,你的任务主要是往来于下川东与重庆之间,做上下两级的联络员。”
此时,谭正伦已回信给谭竹安,答应到重庆来照看云儿。幺姐到来前,江竹筠暂请好友王珍如照看云儿。
夫妻俩就要启程了。临行前,刘国鋕专门来家里一趟,将一个布包塞给江竹筠,十分诚恳地说:“老彭得过肺结核,身体不好,转眼就是十冬腊月,下川东的大巴山比重庆冷多了,这件皮袍就送给老彭过冬御寒吧。”
1947年11月下旬,领受任务的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彭咏梧,与江竹筠、吴子见一同乘船离开重庆,前往下川东领导武装斗争。
抵达万县后,彭咏梧联系到先期到达万县的下川东地工委委员唐虚谷,抓紧时间与万县县委书记雷震和地下党员李承林等同志接头,一起研究武装斗争准备工作。江竹筠作为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工委的联络员,一边负责联络任务,一边思考着如何在沿途设点布线。
多年后,吴子见回忆说:“我们从重庆坐轮船东下,在旅途上,他们是夫妻关系,我则装扮成江竹筠的表弟。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和斗争,都抱着一种新奇的憧憬,怀着一种勇敢赴死的壮烈情怀。冬季行船江风很紧,满目都是萧条的景象,船过涪陵县,我和老彭凭栏远眺,我们谈到将来的武装斗争,老彭忽有所感触地说道,杜甫凭吊诸葛武侯,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次来下川东,不要留得后人来替我们惋惜就好了。我当时心一动,觉得这是一种不祥的预感,便用话岔开了。此时江竹筠凝望着那些高山河谷,说,这些地方山高林密,不知能藏下多少部队,真是打游击的好战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