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与水紧密相关。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水平的1/4,是世界上21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多个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沿海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海防的安全。解决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淡水供应,一直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是其中的重要途径。
向海洋要淡水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战略选择。目前,海水淡化已成为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浙江、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广东等沿海地区已有广泛应用,应用领域主要为市政和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海水取之不尽,供水不受气候影响,水质好且稳定。海水淡化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中东地区以及美国、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大量应用,目前世界上有2亿多人口依靠海水淡化水生存和发展。
在21世纪的“后危机时代”,各海洋经济强国纷纷重视海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来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以海洋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自然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为切入点,以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为发展理念,制定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面对国际海洋经济大发展和我国海洋事业大繁荣的重大机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要站在21世纪大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海洋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紧密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对海洋产业的需求,深入贯彻“科技兴海”战略方针,提升海水淡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取得经济、社会、生态多位一体的综合效益,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和需求,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当前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水质安全、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及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利用模式,并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就如何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此对相关资料的提供者及为编写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存在疏漏,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编者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