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海水淡化技术、政策及利用模式研究》编委会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海水淡化的意义

1.2 海水淡化工艺概述

第2章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环境

2.1 海水淡化行业定义及属性分析

1.国民经济依赖性

2.经济属性

3.行业周期属性

4.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

5.公用事业属性

6.市场竞争属性

2.2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政策环境

2.2.1 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2.2.2 海水淡化相关标准

第3章 我国海水利用现状

3.1 海水利用方式

3.1.1 海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

3.1.2 海水作为树脂再生还原剂和溶剂

3.1.3 其他利用方式

3.2 海水利用行业发展分析

3.2.1 海水综合利用状况

3.2.2 海水利用面临的局势

3.3 海水利用技术发展

3.3.1 海水淡化

3.3.2 海水直接利用

3.3.3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3.4 海水利用发展空间

3.5 海水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3.5.1 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和规模存在的问题

3.5.2 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3.5.3 海水利用环境影响问题

3.5.4 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财政投入保障问题

第4章 世界海水淡化产业分析

4.1 世界海水淡化产业概况

4.1.1 世界海水淡化发展回顾

4.1.2 世界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状况

4.1.3 世界海水淡化产业主要发展措施

4.2 沙特海水淡化产业

4.2.1 产业概况

4.2.2 发展历程

4.2.3 新建项目

4.2.4 太阳能和纳米新技术研究

4.2.5 两项桂冠

4.3 以色列海水淡化产业

4.3.1 水资源概况

4.3.2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状况

4.3.3 产业发展情况

4.3.4 产业成功原因分析

4.3.5 一半以上供水来自海水淡化

4.3.6 海水淡化企业对华合作情况

第5章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5.1 水资源分析

5.1.1 淡水环境分析

5.1.2 海水环境分析

5.1.3 水资源总体情况分析

5.1.4 供水和用水总量分析

5.1.5 居民主要用水指标

5.1.6 环境保护总体情况分析

5.2 海水淡化产业现状分析

5.2.1 海水淡化形势与需求

5.2.2 海水淡化发展的重要性

5.2.3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4 海水淡化技术攻关

5.2.5 海水淡化产业的支持政策

5.2.6 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5.3 海水淡化成本分析

5.3.1 淡水主要取用方式的成本比较

5.3.2 海水淡化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5.3.3 海水淡化成本降低的主要技术手段

5.4 海水淡化发展策略

第6章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6.1 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

6.1.1 多级闪蒸(MSF)

6.1.2 多效蒸馏(MED)

6.1.3 压汽蒸馏(VC)

6.1.4 反渗透法(RO)

6.1.5 冷冻法(FM)

6.1.6 电渗析法(ED)

6.1.7 正渗透(FO)

6.2 海水淡化技术的主要进展

6.2.1 火电厂结合技术进展

6.2.2 新能源利用技术进展

6.2.3 反渗透技术进展

6.2.4 其他新技术进展

6.3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

6.3.1 我国海水淡化主要技术发展历程

6.3.2 我国与国际海水淡化技术领先国家现状比较

6.3.3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方向

第7章 海水淡化装置发展状况

7.1 我国海水淡化装置发展概况

1.首台百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研制成功

2.国内首个热法海水淡化装置投运

3.国内首套柴油机废热海水淡化系统成功出水

4.神华舟山电厂海水淡化装置成功制水

7.2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7.2.1 海水淡化设备船用的基本情况

7.2.2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研究进展

7.2.3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比较

7.2.4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发展

7.3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及研发

7.3.1 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原理

7.3.2 国外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发展状况

7.3.3 我国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研发进展

7.3.4 太阳能海水淡化案例

7.4 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7.4.1 膜及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7.4.2 膜的分类

7.4.3 膜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

第8章 海水淡化水水质特征和风险分析

8.1 海水淡化工艺效果

8.1.1 去盐效果

8.1.2 重金属去除效果

8.1.3 其他指标去除效果

8.2 海水淡化水工业用水水质安全评价

8.3 海水淡化水饮用水安全水质评价

8.4 海水淡化水饮用健康风险评价

8.4.1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8.4.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8.4.3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8.5 淡化产品水水质特性及后处理方法

8.6 淡化水用途分析及应用实例

8.6.1 淡化水用途分析

8.6.2 淡化水应用实例

第9章 我国海水淡化利用模式

9.1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1.北方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工程布局

2.南方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工程布局

3.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布局现状

9.2 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分析比较

1.远距离输送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

2.工业企业海水淡化联产联用模式

3.海岛海水淡化利用模式

9.3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1.环渤海地区

2.沿东海地区

3.沿南海地区

9.4 京津冀环渤海海水淡化利用模式研究

9.4.1 京津冀环渤海海水淡化产业概况

9.4.2 京津冀环渤海海水淡化利用特征分析

9.4.3 天津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探索

第10章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10.1 浙江省海水淡化发展分析

1.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状况

2.浙江海水淡化发展有利条件

3.浙江海水淡化发展主要问题

4.杭州水处理中心承建我国最大海水淡化项目

5.浙江海水淡化产业规划分析

6.浙江省舟山市积极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10.2 山东省海水淡化发展分析

1.山东海水利用状况

2.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园落户蓝谷

3.青岛蓝谷投建10万t海水淡化项目

4.青岛市海水淡化发展规划

10.3 天津市海水淡化发展分析

1.天津海水淡化产业成绩显著

2.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实现产业链全循环

3.天津市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情况

4.天津大港海水淡化项目竣工

5.天津海水淡化工业发展目标

6.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发展措施

7.整体投资高达150亿元的海水淡化项目落户天津南港

第11章 国际海水淡化企业状况

11.1 法国威立雅

11.2 新加坡凯发集团

11.3 以色列IDE技术有限公司

11.4 德国普罗名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11.5 巴安水务

第12章 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投资分析

12.1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2.1.1 政策和体制风险

12.1.2 市场竞争风险

12.1.3 技术发展风险

12.1.4 投资风险

12.1.5 其他风险

12.2 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2.2.1 行业发展的有利政策因素

12.2.2 行业发展空白点

12.2.3 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向

12.3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3.1 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前景

12.3.2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趋势

第13章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3.1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战略

13.1.1 指导思想

13.1.2 基本思路

13.1.3 基本原则

13.1.4 重点任务

13.2 海水淡化产业具体发展政策

13.2.1 法律法规与制度环境政策

13.2.2 技术政策

13.2.3 投融资政策

13.2.4 人才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