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海水淡化发展策略
1.我国海水淡化发展对策分析
要做大做强海水淡化产业需从多方面着力。首先,做强海水淡化产业需要社会各界的联动;其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当务之急;再者,做大海水淡化产业需要行业的自觉和自律;最后,还要注意平台建设,加强孵化和集聚效应。此外,发展海水淡化,要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实现循环理念。在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上要统筹规划,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不断提升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价值,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本一直是制约海水淡化的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并非没有压缩的空间,其中关键在于两点:提高核心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以及提升项目运营的能力。在这两点上,可以对海水淡化行业的未来感到乐观:收购,尤其是海外收购成为了国内相关企业实现破局的关键钥匙。
2.我国海水淡化发展保障措施
我国要形成海水淡化产业支撑体系,要加大对海水淡化的支撑力度;各级财政要对原创技术的海水淡化材料、设备生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国内项目使用国产材料、设备,鼓励企业出口海水淡化材料、设备,承建国外项目;鼓励海水淡化产水进入市政管网,并给予必要补贴;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对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给予支持,鼓励浓海水综合利用。
3.加速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策略
海水淡化的本质是以能源换水源,然而海水淡化产业是能耗密集型产业,利用传统能源淡化海水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因其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新能源海水淡化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多能互补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依靠单一资源所造成的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低碳化是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工程。
4.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管理协调
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海水淡化工程环评报告书论证评审、审批等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万吨级以上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环境条件复杂海域海水淡化工程的环评报告书审查。鼓励对海水淡化后浓海水进行综合利用,对于海水淡化后浓海水排海工程要进行充分论证,促进海水淡化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5.国外海水淡化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要大力发展海岛海水淡化,建设可靠性高且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并可进行远程服务的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设施;开展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示范,创建以海水淡化为核心的企业高效供水、用水系统典范,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拓展形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此要积极参与海水淡化相关国际组织建设,大力开展援外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