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海水淡化
2015年,我国积极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5万吨/日三倍浓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成套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5万吨/日水电联产与热膜耦合研发及示范”“浓海水梯级利用产业化技术集成及工程应用”项目正式启动,“大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集成与市政供水工程示范”进入工程示范阶段。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水淡化水处理药剂国产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海洋风电、海水淡化及脱硫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集成及应用”和“新型PTFE中空纤维膜及高效节能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研发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海岛多元集成供水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完成工程选址。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神华国华舟山电厂12000t/d低温多效和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15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福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10万t/d海水淡化工程完成项目初步设计。
沿海各地进一步加快产学研用结合步伐,推进海水利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天津、江苏等沿海地方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新能源淡化海水示范工程产能利用逐步提升,板式蒸馏装备、高亲水性超滤膜等海水利用关键设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展顺利。天津、浙江正在大力推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及产业化基地”“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依托福建省中海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分中心”;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复。2015年,“海水净化与污海水处理技术”获得2015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种节能型反渗透处理方法(ZL200510050116.7)”“一种电渗析浓缩制盐装置(ZL201110228180.5)”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分获2015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015年度中国化工专利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