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天津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探索

9.4.3 天津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水利用模式探索

9.4.3.1 海水淡化水利用方向

1.滨海新区需水预测

依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需水总量约为19.13亿m3,其中:生活需水量为3.36亿m3,工业需水量为9.21亿m3,市政杂用水量为1.57亿m3,非城镇用水量为3.42亿m3,其他用水量为1.57亿m3,分别占城市总用水量的17.6%、48.1%、8.2%、17.9%和8.2%。滨海新区用水以工业用水为主。滨海新区规划可供水资源除外调引滦水、南水北调(引江水)外,还需要海水淡化水为城市供水,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水需求总量约为3.21亿m3

2.滨海新区产业布局概况

依据《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形成“一城双港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图9-2)。“一城”是指“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以津港高速延长线为界划分南北两大港区;“三片区”是指北部宜居旅游片区、南部石化生态片区、西部临空高新片区。从产业布局来看,高耗水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和大港地区(图9-3)。

3.滨海新区淡化水利用方向

澳大利亚、以色列、大连和青岛是全球海水淡化利用较好的国家和城市,淡化水主要用于市政用水,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一方面,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市政用水的严重短缺成为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矛盾,已经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解决人民生活用水的困难;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城市拥有水质较好的海水。因此,淡化水作为一种战略储备水源,应根据地方的实际需求,适度开发。

海水淡化水是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的稳定水源,水质较好,但是生产成本、能耗也高,所以本着“分质供水、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海水淡化水应该用于对水质要求更高的行业,如先进制造业、精密仪器等。同时,天津市滨海新区属于缺水城市,一方面,生活用水优先由外调水(引滦水、南水北调水)保证;另一方面,新区工业用水量大,存在缺口,工业用水的严重短缺成为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矛盾,因此高品质的海水淡化水优先保证工业用水。

目前,滨海新区现有的北疆海水淡化厂,通往汉沽水厂、新河水厂、新村水厂、开发区水厂和新区水厂的输水管线已完工,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所以部分淡化水仍供给居民生活用水。因此,滨海新区未来淡化水主要以供应工业企业用水为主,居民生活用水为辅。

img

图9-2 滨海新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9.4.3.2 海水淡化厂布局规划

1.规划原则

海水淡化厂的规划布局,坚持“以需定供、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约成本”的原则。

(1)以需定供,依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中预测的对海水淡化水的需求,合理确定淡化水厂规模。

(2)资源最大化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最大化利用现状的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管网,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img

图9-3 滨海新区工业分布图

(3)节约成本,结合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新建的海水淡化厂,延长海水淡化产业链,采用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且将淡化水厂设置在用水负荷中心,降低输水成本。

2.规划布局

依据上述原则,合理规划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厂:

(1)保留现状大港电厂海水淡化厂,但其为企业内部自用,不参与整个水资源配置。

(2)扩建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厂、新泉海水淡化厂。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厂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的一部分,采用“热电水盐”联产发展模式,与其他淡化水工程相比较,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在现状产水能力为20万t/d的基础上将其扩建,规划产水能力为50万t/d,主要供水范围为滨海新区北部宜居旅游片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东疆港和临港工业区。

新泉海水淡化厂进水是大港电厂冷却水,进水水温较高,降低反渗透工艺耗能量,降低生产成本,且该厂位于大港,方便为大港石化产业区的高耗水企业工业供水。因此,在现状产水能力为10万t/d的基础上将其扩建,规划产水能力16万t/d,主要供给天津大港石化产业园区。

(3)新建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厂。结合规划南港热电厂,在南港工业区内规划一座海水淡化厂,采用循环经济、联产联用的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南港工业区规划有许多高耗水企业,可以保证淡化水拥有稳定的用户。因此,在南港工业区内规划一座产水能力为20万t/d的海水淡化厂,主要向南港工业区供水。到2020年,滨海新区共规划3座海水淡化厂(图9-4),总规模达到86万m3/d。

img

图9-4 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厂规划布局及服务范围

9.4.3.3 淡化水供水管网规划

1.规划原则

淡化水供水管网规划,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1)海水淡化水与自来水水质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两种供水系统互相影响,淡化水供应宜采用专用输水管网系统。

(2)与自来水供水系统同理,为了保证整个新区的淡化水供应安全可靠,淡化水厂之间联网,形成新区淡化水供应网。

(3)为了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发生,淡化水输水系统应与市政供水系统进行相应的衔接,这样可以在淡化水供应出现故障时,接入市政供水系统,保证用户用水的稳定。

2.规划布局

滨海新区淡化水供应形成的管网布局如下(图9-5):

img

图9-5 滨海新区淡化水供水管网布局

(1)淡化水厂联网:沿海滨大道规划一根联通3座海水淡化厂的主干输水专用管道,途中经规划加压泵站提升,向周边企业用户供水。

(2)淡化水网与市政水网互通:要求淡化水专用管道与市政给水管道联通,一方面在水资源紧缺时,淡化水可以补充城市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在淡化水供应出现故障时,可以用市政自来水应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可靠。

届时,整个滨海新区沿海形成以工业专用为主,市政为辅的淡化水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