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茶缘

唐伯虎的茶缘

在元明两代颇具盛名的画家倪瓒品茶所求的是一番雅韵,他饮茶的乐趣已不仅仅在茶味本身,更在于一种在品饮过程中自我陶醉的意境。在倪瓒之后,明代另一位爱茶的名士唐寅则大大不同,他也嗜茶,但决不似倪瓒那样嗜得烦琐,对于唐寅来说,能品出茶中的趣味便足以让他尽兴。

爱茶的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等,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画家之一,有关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妇孺皆知。唐寅才华横溢,诗书画皆佳,同时还能作曲,他是“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与祝允明、文徵明、仇英、周文宾等人相交甚密,为著名的明代吴门四才子之一,同时也是绘画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四家之一。身为一代名士,唐寅一生爱茶又喜酒,闲来品茶、愁来饮酒,是他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从茶中寻得慰藉与乐趣、借茶诗茶画托物抒怀,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祝允明是唐寅相交多年的诗友,有一次,他到唐寅家做客,刚要进门,被唐寅伸手拦住。原来唐寅刚作了一首诗谜,正想跟谁斗斗,祝允明恰好赶到。唐寅先吟出了“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看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草木丛中见一人”四句诗句,让祝允明当场说出谜底,否则不可进入。祝允明听后思索片刻,推开唐寅拦门的胳膊,大步闯进屋子,让唐寅马上奉茶。唐伯虎见状,立即奉上香茶一杯,对祝允明连连拱手,说道:“我还想难为你一番呢,没想到一下子就被猜中了,能不能说说你理解的意思?”祝允明说:“青字旁边加言,是一个请字;土字上边加两个人,是一个坐字;三人牵牛少只角,是个奉字;草木丛中见一人,是个茶字。四句诗连起来,正好是请坐,奉茶。”唐寅听了解释,不由哈哈大笑,说:“真不愧为谜界高手,我只有佩服的分儿了!”

唐寅生性喜好游玩,曾经做出过倾囊买船、怀揣茶饼游览太湖的壮举,由此可见其游兴之高。除了独自游玩,唐寅还喜欢同朋友一起欣赏山水。一天,他和祝允明等人结伴游览泰顺,一路上大家吟诗作赋,兴致高昂,不觉已到中午。几个人商议一番,决定先找家酒店,填饱肚子再说。酒足饭饱之后,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见此情景,唐寅立刻吩咐店家奉上香茶,借以提神。四碗清茶端上桌子,祝允明忽然提议大家以品茗为题,各自吟诗一句,联成一绝。对此建议唐寅马上附和,首先吟出了“午后昏然人欲眠”的佳句,接着是祝允明续的“清茶一口正香甜”,第三句则是文徵明接的“茶余或可添诗兴”,最后,周文宾以“好向君前唱一篇”做了结尾。四句诗词吟咏完毕,唐寅等四人睡意全无,兴致一下高了起来。唐寅拿出纸笔,将全诗当场写出,送与店家挂起。凭着这首趣味十足的茶诗和四位作者的名,店家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清代 华嵒绘《唐寅像》

唐寅,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嘉靖二年(1523年)去世,葬在桃花坞北,身后仅遗一女。他喜茶,有《事茗图》《品茶图》传世。

明代 唐寅绘《烹茶图》

扇面。17.1厘米×54厘米。

身为画坛巨匠,唐寅的茶缘不可避免地会同画作联系到一起。唐寅一生创作了许多茶画,这些茶画或于山间清泉之侧烹茶鼓琴,或与茶友古亭赏景品茗,或于江畔独自举瓯品饮……画面内容与画家的心志融为一体,反映了画家不求仕进、寄迹山林、瀹饮闲居的生活情趣。《事茗图》中品茗弹琴的惬意,《品茶图》中一老一少的闲适,《烹茶图》中飘逸洒脱的意境,《慧山竹炉图》中散淡之间的情趣等,无不体现了唐寅对饮茶之举的认知和感悟。除以上画作外,唐寅创作的以茶为题的画作还有《煎茶图》《卢全煎茶图》《斗茶图》和《煮茶图》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画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明代 唐寅绘《琴士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