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与茶词

第二节 茶诗茶词皆香音

中国的古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诗茶词则要算是一道意境优美而深远的独特风景……

清香的韵

中国的古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诗茶词则要算是一道意境优美而深远的独特风景。

中国最早的茶诗可以追溯到《诗经》。作为茶字的前身,“荼” 字曾多次在《诗经》中出现,涉及的篇幅达七首之多,其中至少有《大雅·绵》等三篇可以视为茶诗的源头。

西晋左思的《娇女》也是茶诗中较早的一篇,在这首诗中,左思描写了两位娇女因为急着要喝茶,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 吹气的情形。诗中“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的句子不仅描绘了北方官宦人家煮茶品茗的场景,还记载了茶器、煮茶习俗等内容,反映出了茶叶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其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让人由衷地叹服。

唐代是诗歌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也是茶叶制作和品饮发展最快的时期,因此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仅据《全唐诗》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涉及茶事的诗作就有600余首,咏茶的诗人达150余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中的“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中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中的“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以及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等诗句,或赞美茶的功效,或以茶寄托感遇,被后人广为传诵,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皎然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钱起的《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杜牧的《题茶山》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等诗,也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宋朝是我国经济较为繁荣的一个朝代,斗茶和茶宴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十分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在宋代的著名诗人词人中,写过茶的占大多数,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名士和宋徽宗赵佶都曾写过关于茶的诗歌。北宋词人中写茶诗最多的是苏东坡,总共有数十首,其中多有精品佳句。如《汲江煎茶》中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和《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中的“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等,都是千古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南宋诗人作茶诗最好的是陆游和杨万里,陆游的《晚秋杂兴十二首》和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都是茶诗中的名作。

元代的咏茶之作数量和质量都比唐宋要差,但也偶有亮点,茶曲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元人李德载的10首《赠茶肆》散曲,是为茶楼而作的绝佳广告词,填补了中国茶文化的一项空白。另外,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茶诗也都流传很广。

明代隆庆 景德镇窑青花诗文碗 高6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清两代也有许多咏茶的名家,其中明代著名的茶诗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徵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的《送茶僧》等。而清代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也多为那个时代的著名诗篇。在明清的众多咏茶名人中,有一个人特别值得一提,他就是名为爱新觉罗·弘历的乾隆皇帝。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其中有五次曾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从而提高了杭州龙井的声誉。在乾隆的《观采茶作歌》一词中,就有“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的句子,因皇帝的独特身份,这样的句子被广为传颂,这也应该算是为龙井茶做的最好的广告了。

在数量庞大的历代茶诗茶词中,诗词的体裁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可谓一应俱全。翻开历代咏茶的诗词,除了可以看到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五绝、六绝、七绝等诗体,还有不少在诗海中很难一见的体裁也可以在茶诗中找到。比如可引人联想的寓言诗,形式新颖的宝塔诗,趣味十足的回文诗,以及联句诗、唱和诗等,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异彩缤纷的茶诗之河,为茶的清香增添了更多的韵味。

清代嘉庆 洋彩御制诗文海棠式绿地茶盘

茶诗与茶词

一言至七言诗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户。

举世未见之,其名谁定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 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坐听荒城长短更。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茶 诗

[五代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清代嘉庆 洋彩开光御制诗文绿地茶壶

清代 百古茶壶 高16.5厘米。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尝云芝茶》

[元]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凑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茶烟》

[明]瞿佑

濛濛漠漠更霏霏,淡抹吟屏羃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觥船鬓巳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采茶词

[明]高启

雷过溪山碧云暧,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水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采茶歌

[清]陈章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清茶妙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快拿壶酒来。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香。

草泥来趁蟹螯健﹔

茗鼎香伴小龙团。

酒醒饭饱茶香﹔

花好月圆人寿。

若能杯酒比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茗外风清移月影﹔

壶过夜静听松涛。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闲评东坡诗。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烹茶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代 费丹旭绘《妙玉品茶》

清代人绘《松下饮茶图》
31.5厘米×30厘米。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煮沸三江水﹔

同饮五岳茶。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歇一歇消消暑气﹔

喝二杯品品香茗。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阁构三层读书论世﹔

泉飞云壑听瀑煮茗。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瓦壶水沸邀宾客﹐列位请进请进﹔

茗碗香腾破睡魔﹐诸君快来快来。

来不拈﹐去不送﹐礼义不拘方便地﹔

烟自奉﹐茶自酌﹐悠游自得大罗天。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茶可清心﹔

酒能乱性。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春。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且斟茶。

酒好能引八方客﹔

茶香可会千里友。

消愁不用一杯酒﹔

遣兴当喝几碗茶。

酒可宁心少饮有益;

茶能醒脑常喝无妨。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结龙团。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竹仙寺两个山人。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为爱清香频入座﹔

欣同知己细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