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自然界中的色彩何其丰富,人们在绘画、染织等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有的色彩可以通过其他色经过调和而得到。那么究竟是否存在几种最“原始”的颜色,只用它们就可以调和得到所有其他的颜色呢?
这在色彩理论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年牛顿通过三棱镜实验将白色阳光分解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如果让每一种色光再次通过另一块三棱镜,它就不能再被分解,而这七种色光的混合又重新得到白光,因此他认定这七种色光就是最原始的原色。后来物理学家大卫·鲁伯特发现,在染织中,所有其他颜色都可以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因此他提出了红、黄、蓝三原色的观点。后来他的这种理论被法国染料学家席弗通过各种染料配合试验所证实。从此,这种三原色理论被人们公认。1802 年,生理学家汤麦斯·杨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三原色不能一概而论,色光的三原色与色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色光的三原色并不是红、黄、蓝,而是红、绿、紫。汤麦斯·杨的理论后来被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证实,他在物理试验中将红光和绿光混合,这时出现了黄光,然后掺入一定比例的紫光,结果出现了白光,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的混合结果是一样的。此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色光和色料的原色及其混合规律是不一样的。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用其他色不能合成的三种色彩称为三原色,原色按照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色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而色光的三原色是红(朱红)、绿(翠绿)、蓝(蓝紫)。
2.4.1.1 色光三原色
在牛顿的三棱镜实验中,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其中的红(朱红)、绿(翠绿)、蓝(蓝紫)三种色光可以合成其他所有的色光,而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产生,于是这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见图2.26)。现在的电脑显示器、电视机屏幕等利用的就是这个色光混合原理(见图2.27)。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投射到银幕上,人们看到的是黄色,如果在光束中再加入蓝紫色光,结果就是白光。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涂有三种不同的荧光粉,当电子束打在上面的时候,一种能发出红光,一种能发出绿光,一种能发出蓝光。制造荧光屏时,三种荧光粉被一点一点互相交替地排列在荧光屏上。无论从荧光屏什么位置取出相邻三个点来看都一定包括红、绿、蓝各一点。每个小点只有针尖那么大,不用放大镜无法分辨。由于小,又挨得紧,在发光的时候,用肉眼就无法分辨出每个色点发出的光了,只能看到三种光混合起来的颜色。
图2.26 色光三原色
图2.27 彩色电视机的三原色像素点
2.4.1.2 色料三原色
实验证实,色料当中大多数色可以由其他色混合得到,如蓝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可以得到紫色,大红色和柠檬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等。但是,有三种色料不能用其他色料混合得到,即红(品红)、黄、蓝(青),这三种颜色就被称为色料的三原色(见图2.28)。彩色印刷中的油墨调配、彩色打印机的色彩还原,彩色照片的成像,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四色印刷机以黄、品红、青三种油墨加黑油墨来印刷图像。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层乳剂层分别为底层为黄色、中层为品红,上层为青色。各品牌彩色喷墨打印机也都是以黄、品红、青加黑墨盒打印彩色图片的(见图2.29~图2.32)。
图2.28 色料三原色
图2.29 四色印刷中的原色点
图2.30 四色印刷的一种顺序
图2.31 四色印刷机
图2.32 四色打印机
红、黄、蓝三原色是非常明亮、给人印象深刻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选用这三原色作为国旗的色彩(见图2.33、图2.34)。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也经常用明亮的原色来表现艺术对象,如戏剧脸谱中就大胆地使用强烈的三原色来突出人物的个性(见图2.35)。
图2.33 罗马尼亚国旗
图2.34 西班牙国旗
图2.35 脸谱中应用强烈的原色来表现人物个性
2.4.1.3 间 色
又叫“二次色”,是由色光或者色料的两种原色混合而得到的颜色。通常人们所说的间色,是指色料三原色混合得出的三种间色。
色料的三原色两两等量相混后产生的三种间色为: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其中,橙、绿、紫就是色料的三种间色(见图2.36)。但是,如果两种原色在混合时各自所占分量不同,调和后就能形成多种间色,所以相对意义上的间色就不止三种。间色与原色相比较为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就以间色为多。图2.37 为间色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图2.36 橙、绿、紫三间色
图2.37 间色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4.1.4 复 色
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混或用间色与间色相混而成的“三次色”,如红橙色、蓝紫色等(见图2.38)。多种单色光相叠加会得到越来越亮的色光,而多种色料相混合则会使颜色越来越深。
图2.38 各种复色
在画面的表现效果上,原色最强烈,间色较温和,而复色在明度和纯度上都比较弱。有时候我们感觉画面的颜色对比过于强烈、刺激,或布局不和谐时,使用复色就能够起到缓冲、平衡或调和画面的作用。
2.4.1.5 补 色
在色相环上直径两端对应的两种颜色,互为补色。在色光中,互补的两种色光相叠加会呈现为白光,而在色料中,互补的两种色相混会得出灰黑色,或者一种近似于黑色的脏色。互补色的并置会产生强烈而刺眼的对比效果。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鲜明,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足够重视。图2.39 为互补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图2.40、图2.41 为补色的运用。
图2.39 补色在色相环上的位置
图2.40 菜肴中补色的运用
图2.41 民间艺术中补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