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黑白灰的表现力

5.3 黑白灰的表现力

黑、白、灰这类中性色是对所有色彩的最后抽象,其单纯性是从绚丽色彩中提取出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本源之色。它强大的包容性与亲和力,使之成为大众公认的选择,并赋予它更加人性化的感情色彩。

黑色在心理上是一个很特殊的消极色,意味着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黑色具有高贵、稳重、深沉、庄重、成熟、黑暗、罪恶、坚硬、沉默、严肃、恐怖、刚正、铁面无私、忠毅、粗莽等意象特征。

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无尽的可能性,白色具有洁白、明快、纯粹、朴素、神圣、正义感、光明、纯真等心理特征。

灰色则是色彩中最被动的颜色,是彻底的中性色,靠近暖色便显出冷静的品格,靠近冷色则变成温和的暖灰色。黑色与白色是极端对立之色,与其他色彩搭配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灰色具有平凡、无聊、模棱两可、消极、谦虚、颓丧、随便、顺服、沉着、内向、暧昧等心理含义。

抽象派画家彼埃·蒙德里安把黑白灰和三原色通过精心分割,以黑色或其他色彩对方格中的鲜明色彩进行间隔处理,借由绘画中那些基本的元素──直线与直角、水平与垂直、色彩的三个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系(白、灰、黑),将这些有限的图案和抽象的元素互相接合,呈现出视觉的节奏之美。对于设计色彩来说,可以运用黑白灰形式语言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如图5.7 所示)。

图5.7 蒙德里安画作

图5.8 毕加索《格尔尼卡》

“黑白灰结构”即黑白灰关系,是潜在于作品内部的一种微妙的视觉组织形式,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支撑画面的骨骼。它将设计画面中所有视觉元素通过明度上的变化巧妙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一种完整和谐的视觉效果。这种结构关系并非仅仅由无彩色中的黑白灰色所构成,我们欣赏一些作品的时候,表面看来似乎与黑白灰毫无关系,但我们加以仔细品味和分析,不难发现其背后必然会隐藏着如色彩的色相、明度的变化,文字及点线面排列的疏密虚实,长短曲直等这些抽象的黑白灰色彩关系。《格尔尼卡》是画家毕加索的杰作,毕加索打破了油画用色的惯例,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出同情,对这战争中死去的人表示哀悼。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气息,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而压抑。

综上所述,黑白灰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黑白灰相互衬托,对比强烈,混合或者相互作用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产生千姿百态的节奏,极富有韵律感和美感。传统水墨、油画、版画等将黑白灰运用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和国外的一些绘画作品中都能够充分表现出来。黑白灰在带给人极大的空间和美感的同时,又能体现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可见,黑白灰是唯一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永恒流行的经典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