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由“约定俗成”的惯例产生调和

4.2.5 由“约定俗成”的惯例产生调和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在不同的地域,人们的审美特征是不同的。从共性来讲,从色彩的心理暗示理论来看,人们对于不同色相的暗示有普遍统一的标准。例如,黑色会给人力量、阴暗、死亡等认知感觉,白色会给人纯洁、轻盈、疏离等认知感觉。当大面积接近黑色的颜色布满画面时,人们会感觉心理的沉重和压抑,长时间注视,可能会给人带来悲观、消极、颓废和紧张的负面情绪。若长时间待在大面积红调子构成的环境里,人会被烦躁和不安困扰。因此,色彩对人的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也不会选择将家里的餐厅墙壁全部刷成忧郁而冷清的蓝色,也不会将需要安静睡眠的卧室墙壁刷成刺目和血腥的大红色。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色彩的需求,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看法。设计师应当了解和尊重人们的审美经验和习惯。

传统意义上的色彩,对于人们的审美有显著的影响。从传世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学习汉代的“红”,学敦煌石窟壁画的色彩美,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地域的色彩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美。

通常,我们按照惯例,在以“环保”“节能”“安全”为主题的设计中,会采用绿色为主导色。在以“热情”“吉祥”“喜庆”为主题的设计,会采用红色为主导色。

在学习色彩调和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大量的工艺作品色彩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提炼出若干种色彩调和的特征,为色彩的再表现和再创造提供可靠的依据。